下半年经济探“底”回升财税政策大有可为

时下,关于中国经济见底的讨论不绝于耳。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将有怎样走势?在日前召开的科博会中国金融论坛上,多数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将探“底”回升,而财税政策在其中大有可为。

    对中国经济比较有信心

    4月份的经济数据不尽人意,市场都在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滑。但央行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局长易纲却比较乐观。他分析了中国的4张资产负债表,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

    他首先分析了中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我国居民的储蓄很高,储蓄存款超过了20万亿。而贷款很低,汽车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现在加起来一共才3.7万亿。“20万亿的存款只有3.7万亿的贷款。”他表示,较低的居民负债率使得我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接着,他又以人民银行监测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我们监测的5000户非金融类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是55%,在非金融市场我们的资产负债率是有所降低的,财务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都是比较好的。”

    然后他又提到了中国金融业的资产负债表。“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是在历史的高点,不良资产率是在历史的低点。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能力都比过去有很大的改进,银行业是健康的。”

    最后,他谈到了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他表示,到去年年末,中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2%。同时,美国是71%,欧元区是67%,日本是163%。“总体来讲,跟其他的国家比,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我们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相对较低,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相对较低。”

    “我对中国经济是比较有信心的”,他表示。

    跟易纲一样乐观的人也不在少数。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也认为,今年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之后,货币政策将趋于宽松,而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只有1.5%,其中包括结构性的减税跟支持民生的投入,所以“今年下半年经济的风险是有限的。”

    “今年通货膨胀压力似乎并不是很大,大概全年能控制在4%以内。而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高于7%,在预期之内,但是还是需要有稳定的举措避免进一步下滑。”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称。

    易纲从中国的存货模型出发,判断最迟明年第二季度企业存货调整到位。“中国的存货调整是经济周期和大宗商品价格两个因素的叠加。从经济周期来讲,我们的经济周期在下滑,大宗商品价格、能源价格上半年是暴涨,下半年将是暴跌。所以,企业的存货调整的力度相当大。我们判断到明年的一季度,最迟是二季度,中国的存货就会基本上进入一个比较正常的阶段。”他认为,存货调整到位时会在工业生产、发电量和运输有所反映。

    专家支招稳增长

    曹远征提醒,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不再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他认为,不应对今年经济增长7%的目标产生过大的心理落差。

    同时他表示,外需疲乏,所以政策微调和预调更多集中在消费方面。建议通过结构性减税来扩大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按照新公布的收入分配方案来看,基本上是减低、扩中、调高,就是增加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和数量,很重要的办法就是减税。”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扩大财政政策的投资来增加对西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华而诚建议通过坚持房地产调控、强化民间投资、扶持“小微”这3方面来减少经济下滑的风险。他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跟危机前的美国不太一样,没有次贷的问题,“坚持房地产的调控,使房价合理回归,这样分界线下行的风险可控。当分界线下来以后,交易量就会上去,投资就会增加。”

    他还建议大力扶持小微企业。他表示,小微企业的良性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非常重要的内涵。今年财政政策要落实对小微企业所谓结构性的减税,货币政策也应该放松对小微企业的融资,特别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为主业的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利率市场的进程。

    西班牙对外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夏乐则认为,应适当地进行一些政策的放松,“可能需要在货币政策上有一些利率上的调整。”

    “贷款数据之所以增长乏力,这一方面是由于供给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因素是由于需求方面,即贷款的需求不旺。”他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调整一下利率,对贷款需求可能会有一些直接的刺激因素,“有一些企业以前觉得利率太高了,投资无利可图,现在利率调整之后,他可能会增加投资。”

    他还认为降息对于缓和地方政府债务也是有益的。他表示,根据审计署发布的数字,地方政府去年的负债在10.7万亿元的水平。地方政府需要偿还利息,可能会给其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民生的支出等造成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央政府减税,但是如果地方政府的基本支出保证不了,减税效果恐怕还是会打一些折扣。”

    “关键是在这次稳定经济的过程中,货币政策恐怕还要做更多的事情,”他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