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市无公害山核桃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印象中深秋的山核桃林应该是一片萧杀的景象,叶子快落了,林子下因为采收时的清理也该是光秃秃的。可是,龙岗镇东坞村的山核桃林下却是绿草茵茵,草木茂盛……这一切皆得益于无公害山核桃标准推广示范项目的实施。该项目实施一年以来,示范点的建设卓有成效。在13000亩示范基地内,亩产从2004年的40公斤,提高到了今年62公斤,增加产值915.2万元;辐射带动面积55000亩,平均亩产54公斤,增加产值2464万元。村民们高兴地说:实施无公害山核桃标准化培育以来,林子漂亮了,产量提高了,收入增加了,连林子里的小动物也多了起来。   山核桃是临安市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5年,该市山核桃产量达到6800吨,全市涌现出12160个山核桃万元户,852个山核桃5万元户,山核桃户均收入超万元的村61个,收入超过百万元的村103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临安市山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林农种植培育山核桃的积极性很高。但在山核桃生产中,存在着纯林栽培,模式单一;部分农民为提高山核桃产量和节约劳动力,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内吸性除草剂等问题。这对于山核桃的品质保持和可持续经营十分不利。同时,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到产区的生态环境。而开展无公害山核桃标准化推广项目,其首要作用就在于:通过标准化培育,从源头和生产加工环节上严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提高山核桃产量和品质,增强山核桃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该项目示范基地选择在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的龙岗镇东坞村、清凉峰镇岭下村、前坑村、岛石镇下塔村、银坑村,面积13000亩,农户1100余户。聘请了浙江林学院黄坚钦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并从市林业技术服务总站、市林科所抽调5名业务骨干,担任各示范基地的标准化技术人员。在基地内严格按照山核桃省级地方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大力推广应用山核桃微生物复合有机肥、专用复合肥,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灯光和生物防治等手段防治病虫害。禁用化学除草剂,实行人工除草,减少水土流失。在林内、林缘山脚种植紫穗槐、黑麦草、茶叶等植物增加生物量,在提高肥力的同时,减少土壤流失。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示范区内修建林道、蓄水池、设立滴灌等。建立了较完善的监测体系,并开展了检测认证。山核桃加工企业建立了较为严格的企业标准,全面建成了山核桃产业化标准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山核桃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10月20日,浙江省林业厅组织了省、市、县林业、质监、财政等有关单位的专家,依据《浙江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考核验收办法》,对临安市的“无公害山核桃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审核相关资料、质询及现场检查后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并完善了标准推广体系、质量监测检查体系。通过高标准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了全市山核桃无公害标准化建设。同时也为全省山核桃的科学生产提供了示范。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