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健运行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在稳健运行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制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汇报,并对如何积极稳妥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认识并贯彻落实好这些要求,必将有利于银行业的持续稳健运行,使其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业保持稳健运行,对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各类银行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但毋庸讳言,目前金融领域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如金融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等等。在当前开放型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经济结构正在调整,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规则和标准的约束力大为增强,机遇和风险相互交织。如何将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有机结合起来,稳中求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把银行业改革发展推上新的台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转方式调结构服务,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应对的重大课题。

    对于银行业发展来说,防范和化解风险须臾不可忽视。我们必须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处理好银行业发展、改革、开放、创新与监管的关系,既要严密防范外来冲击,也要加强防范和化解内部风险,始终保持稳健运行。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国情,扎实推进新的监管标准实施,完善制度和机制,切实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有效性。同时,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切实促进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指导作用,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展,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等方面的金融支持,通过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断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在稳健运行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