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天局太空植物园实现封闭可再生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美航天局太空植物园实现封闭可再生
  “一切都应得到循环再利用”,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佛罗里达肯尼迪太空中心太空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口号。20年来,实验室太空农业研究人员将人、植物和微生物放置在一个封闭的可再生系统中,通过这一自给自足的环境,宇航员可在太空中旅行数月而不必依靠来自地球的补给。

  据西班牙《趣味》月刊报道,太空舱内能源是稀缺资源,不能用来培育植物,因此太空农业研究人员的任务是用很少光照培育植物。利用可持续10万个小时、几乎不发热也不耗电的发光二极管是巨大发现。植物学家伊格纳西奥•埃拉索说:“我们发现基本上植物只需要红光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红光最节省能源。不过,植物生长还需要一些蓝光来指引方向和舒展,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

  科学家还发现通过控制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可控制植物抗氧化物质的生产水平。植物在恶劣环境中会产生含有类胡萝卜素、黄酮醇和其他抗氧化物质的大量色素,以保护自己免受阳光辐射和过早衰老。

  实验室科学家加里•施图特介绍说,2002年他和埃拉索以及物理学家奥斯卡•蒙赫组成科研小组,在国际空间站内失重状态下飞行73天,用小麦做了一项光合作用实验。那时,他们只有手提箱大小的实验小花园成了宇航员最钟爱的地方。蒙赫说:“这是至今在太空中做过的最完整的植物实验,我们控制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通风状况、营养物质和光照程度。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模拟飞船内有更多人的情形,衡量植物生产氧气的效果。我们观察到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小麦需要的水分越少,长得越快。”

  太空舱内还设置了新通风系统,由于在失重情况下水珠会到处乱飞贴到墙上和叶子上,科学家设计了一套多孔管道系统为植物输送水分和营养,同时向植物根部输送氧气。

  现在蒙赫等待在飞往月球的载人太空舱内进行植物和空气质量实验。他说:“密闭环境会产生各种气味,空气中会充满电子仪器和酒精清洗剂的释放物。我的目标就是让我们月球太空舱的空气像秋风一样清新。”

  宇航员都非常感谢有植物在身旁陪伴,它们带来的不仅是氧气和食物。植物对人的心理安慰效果众所周知,在南极科考基地,人们都争抢着去植物温室睡午觉,并且一个天然甜瓜毫无疑问要比压缩、脱水的太空食物美味许多。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美航天局太空植物园实现封闭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