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清理技术研发缺乏持续投入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溢油清理技术研发缺乏持续投入
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引发的重大溢油事故将溢油清理技术的局限暴露无遗。从那时起,有关机构对现有溢油清理技术的研发升级以及新技术开发的投入逐渐增加。

    这些年来,美国的油污研究跨机构委员会(ICCOPR)协调和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油污清理技术的跨部门研究计划,这些计划恰能反映出油污清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变革。ICCOPR是根据美国《1990年油污法》要求建立起来的一个机构,专门准备和协调国家清污研发计划,以及通过信息共享、计划协调、项目拨款等方式增进产学研机构与政府间的配合联系。1993年ICCOPR出台了一份相关报告,这份报告看起来久远,但里面的内容一点不过时,对现阶段情况的预测非常准。

    美国工程院院士罗伯特·A·弗洛什在这份报告中指出,如果溢油引发的各种生态危机被媒体大肆报道,民众肯定会恐慌,政客也会凑热闹,站出来要求增加预防和监管手段的研发投入。舆论风口一过,公众和政客便对溢油事故的后续失去了兴趣,如果后期没有出现其他乱子,拨给溢油清污研发的款项就会莫名其妙地减少甚至消失。

    “而当灾难再次发生时,所有人又都开始困惑为什么上次明明出过事,还是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应对。”弗洛什说。

    1989年美国 “瓦尔迪兹”号油轮溢油事故就是最好的例子,尽管那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溢油污染事故,但加大清污技术研发投入的热情也只延续了一小段时间,就随着公众对灾难场面的淡忘而消散。

    其实,上述现象并不能说明美国不重视对海上溢油风险的管理。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就意识到漏油的危害,开始对溢油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测试给予项目或者是资金支持。此后到80年代,美国海域都没有发生太大规模的溢油事故,溢油清污相关研发就随之放缓。直到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溢油事故的发生。

    然而随着油气开采逐渐走向深海、超深海,甚至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北极地区,溢油清污技术不再是项摆设,而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深水地平线”事故的独特性在于溢油点在海深1英里处,而且泄漏的原油迅速大面积扩散到墨西哥湾。由于事故中溢油总量和面积巨大,同时墨西哥湾水急浪高,采用机械装置收集油污相当困难,最后清污机构使用了消油剂。

    除了消油剂,美国也没放弃对围油栏、撇油机等物理清污技术的研究。美国正在研究能在飓风等极端天气下大规模回收油污的设备。尽管很多旧的技术或设备仍在现在事故中发挥作用,但研究人员总是试图实现突破,找出更好的清污方法。纳米技术就是突破点之一。莱斯大学位于美国石油重镇得州休斯敦,这里的一批研究员就利用纳米技术研发出一种可吸收油污的海绵。麻省理工学院想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款新机器人,并将其命名为“海虫”,它可以像虫子一样蚕食海里的油污。

    像这样的发明创造还有很多。但新罕布什尔大学海岸响应研究中心主任南希·金娜博士强调说,坐在实验室里奇思异想固然容易,上述发明创造是不是实用却很难说。从事清污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往往没有能力对学校实验室出来的成果进行直接评判。一般都是等到研究人员将相关论文发表至技术类期刊,再由同行或专家判断成果是否值得推广应用。

    并且学校研究人员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同行肯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就万事大吉,并不需要考虑是否会被应用到实际中。

    “获得同行肯定固然重要,但要确保成果能够用于实践。”金娜博士表示,有些研究机构花3年建一个模型,研究原油的泄漏轨迹是件很可笑的事情。

    把研究人员下放到开采工地,能让他们适应溢油事故的反应时间,并且搞清楚不同清污技术的各种利弊,从而因地制宜地选出最合适的技术。

    不过,在真实场景中检测漏油清污技术也存在不少挑战。实验室阶段的测试费用低,而且易于控制,但不具备代表性,和海上油田的真实运行情况相去甚远。加拿大和挪威都曾在海上进行过溢油封堵的实验,但美国还从没有在真正的海上操作过同类实验。美国国内正在商议是否进行实地演习,帮助了解深海中泄露原油的运动轨迹。显然这个问题在走向更深的海底采油之前必须搞清楚。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溢油清理技术研发缺乏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