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修复酶预防炎症诱发的肿瘤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DNA修复酶预防炎症诱发的肿瘤
6月11日,J Clin Invest.杂志在线报道了DNA损伤修复酶在炎症与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世界上超过15%的肿瘤死亡与其伴发的感染或炎症有关。因此,理解炎症如何促进肿瘤发生对于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活化氧和氮家族(RONS),炎性组织常常具有脂类过氧化造成的亚乙烯基碱基(ε-base)DNA损伤。炎症的促癌变作用,部分是通过RONS诱导的细胞毒和突变性DNA损伤(包括ε-base损伤)发挥的。小鼠烷基腺嘌呤DNA转葡糖基酶(AAG,也称为MPG)识别此类碱基损伤,因此可防止炎症相关的结肠癌。另两种DNA修复酶ALKBH2和ALKBH3可修复ε-base损伤。研究者想探索这些DNA加双氧酶可否保护机体免受慢性炎症引发的结肠癌。

利用化学试剂诱导结肠炎和结肠癌的小鼠模型,研究者发现ALKBH2和ALKBH3发挥类似于AAG的防癌效果。更为重要的是,Alkbh2 和 Alkbh3 分别表现出与Aag基因之间的显著异位显性。这3种DNA修复酶的缺陷造成显著的协同效应表型。仅一轮化学诱导性结肠炎就可导致缺乏这3种酶的实验动物死亡。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DNA修复酶预防炎症诱发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