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出合成含酶杂化纳米花新方法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研究提出合成含酶杂化纳米花新方法
月3日,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戈钧博士等在纳米技术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名为《蛋白-无机杂化纳米花》(Protein-inorganic hybrid nanoflowers)的科研论文,提出了一种合成含酶杂化纳米花的新方法,并结合生物催化实验证实了纳米花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酶分子的体外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该项成果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催化用酶的人工设计和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新方法。该论文将于2012年7月在《自然—纳米技术》期刊的纸版发表。

该项成果中,酶分子和无机纳米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含酶纳米花具有远高于一般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成果中所展示的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酶-无机纳米花可应用于构建各种新型的功能性蛋白-无机纳米结构,在生物传感器、生化分析器件、生物燃料电池和工业生物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该研究工作由清华大学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完成。

戈钧于2009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刘铮教授研究组,该组长期致力于纳米结构酶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研究,探索其在工业生物催化中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9年至2012年戈钧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Richard N. Zare教授。2012年戈钧回国加入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目前主要从事纳米结构酶催化剂和纳米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研究提出合成含酶杂化纳米花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