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先发现了抗条锈病新基因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我国最先发现了抗条锈病新基因
 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CI108抗条锈病新基因的鉴定、基因推导与分子标记定位

  据2007年第7期《作物学报》发表的论文“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CI108抗条锈病新基因的鉴定、基因推导与分子标记定位”报道:由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2)、国家“973”计划项目(2004CB117200)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增艳、辛志勇研究员课题组,筛选出高抗我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条中28~32、水源致病型4的人工合成小麦新种质CI108,发现其含有一个抗条锈病新基因YrC108,并利用分子标记对该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不仅为抗条锈病小麦育种提供了新抗源,而且为高效分子育种提供了选择标记。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上世纪50—90年代曾几次在我国大面积暴发,引起小麦的大面积减产。防治小麦条锈病耗资巨大。条锈病由气传真菌Puccinia striformis f. sp. tritici引发,具有暴发性强、流行快、发生范围广和危害性大的特点。由于条锈病菌专化性强,变异快,致使以往利用的大多数主效抗锈基因相继失效,仅有少数几个基因还对我国条锈病菌新的流行小种条中31、32号表现免疫或高度抗性。因此,引进、筛选、鉴定和利用新的抗条锈病基因,对于延缓病源生理小种变异进程、培育持久抗病小麦新品种非常重要。

  该课题组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徐世昌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对引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高抗我国流行的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CY28~CY32和水源11-致病型4的新种质CI108。研究发现新种质CI108的条锈病抗性受细胞核内1个显性基因控制;该课题组通过基因推导、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检测表明,CI108携带一个抗条锈病新基因,暂命名为YrC108。该课题组对筛选到的抗条锈病新基因YrC108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将其定位在3D染色体上,并找到与其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对进行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有重要意义。

  高抗我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的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新种质CI108及其抗条锈病新基因的发现,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了新抗源,对拓宽小麦品种抗性遗传多样性、增加抗病品种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我国最先发现了抗条锈病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