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早熟新品种洋芋推广获得成功

 按照甘肃省陇南市农业特色产业最大化发展的总体要求,2007年徽县在中部的城关、银杏、伏镇、栗川、泥阳五乡镇实施了川平地退种小麦创建高效田工作。五乡镇共退出小麦1.2万亩,主要种植早熟洋芋、蔬菜、大蒜、霍香、薄荷和玫瑰芳香植物等高效经济作物。其中,首次大面积推广早熟洋芋6145亩获得成功,洋芋总产量763万公斤,总收入763.5万元,市场十分畅销。

  徽县今年主推早熟脱毒洋芋品种克新2号,洋芋个头大,芽眼浅,表面光滑,白皮白肉,品质优良,表现出良好的商品性。早熟洋芋元月上旬至2月上旬播种,主要采取大棚、中小棚、行棚、地膜四种种植方式。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上市,比往年一般洋芋早上市20天,平均亩产量1242.5公斤,亩均收入1242.5元,最高亩产2500公斤,亩收入达2000多元。加套玉米,亩玉米按300公斤计,又可多收420元,亩收入可达1600元,比种麦豆茬多收入800—1000元。种植冬播洋芋使徽县农民得到了实惠,群众由最初的不理解、不愿种到现在争相备种,准备明年大面积种植,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

  在冬播洋芋推广过程中,县、乡各级组织和农业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是深入宣传发动。县乡村社和技术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到5000农户,通过算帐对比的办法,引导群众进行耕作改制,使群众由开始的半信半疑试着种的念头,到最后变为自觉种植。二是优惠政策扶持。县财政筹措资金100万元,用于洋芋和大蒜种子补贴。洋芋亩补助150元,大蒜亩补助250元,并统一由县蔬菜站指定品种与供应地,由乡镇统一调种,确保了种子质量。三是全面落实科技特派员包技术、乡镇干部包面积的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县上从农牧部门抽调10名高级农艺师包片包乡,29个科技特派员深入到农户,共开展技术培训60余次,培训农民7000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万余份,保证技术到村到人到地块。四是利用各种途径,开拓市场。为保证第一年产品能销出去,县上由政协主席宋小平任销售组长,带领农牧局和县内经纪人赴西北各蔬菜批发市场,宣传新产品,签订洋芋销售订单;并利用网上媒体开拓大市场,使徽县早熟洋芋全部成功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