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一生结缘催化剂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闵恩泽:一生结缘催化剂
2月21日,一头华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再次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坐一桌,共庆元宵。

    44天前,胡锦涛同志在这里亲手向他颁发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以奖励他对中国石化工业发展和清洁能源研究做出的贡献。

    这位被称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的84岁老人,1955年在美国学成后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在他40余年的工作中,始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创新精神埋头于科研第一线,连肺癌也没有阻止他的“催化剂人生”。

    正如他告诉本报记者,未来自己还要做两件事:写下50多年的自主创新案例,培养石油化工的创新人才。

    这正如元宵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的,知识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知识界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全部出席。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高层再次强调知识界是改革的重要力量,在观察人士看来,正是要求知识界进一步思想解放、自主创新、推动改革开放。

    闵恩泽告诉记者,“我确实也觉得自己的研究能与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是一辈子最大的幸福。”

    一生“结缘”催化剂

    闵恩泽的自主创新梦想与实践,自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中便“无休无止”。

    1955年,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并工作四年多的他,不顾朋友的劝说和美国移民局的刁难,毅然携妻子绕道香港回国,投入基础薄弱的中国石油炼化行业。

    半个世纪以来,他和妻子陆婉珍一直工作、生活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大院中。

    闵恩泽的一辈子是和石油催化剂打交道的。石油炼制过程中80%以上都涉及催化工艺,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得到不同的油品或化工品,因此催化剂被称为炼油的“芯片”。“在石油炼化领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闵先生所开发的催化剂,都起了关键作用。”石科院院长龙军如此评价。

    从基础研究、模拟实验到工厂设计、运转投产,他亲身参与,步步为“赢”,使我国炼油催化剂产业打破海外封锁、从无到有,直至自主创新、走出国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闵恩泽直接参与并研发成功了渣油裂化等炼油第二代催化剂。在改革开放后,随着能源逐渐枯竭、对炼油工业的环保要求,闵恩泽又带领同事们转向难度更大的原始创新,先后指导研制出非晶态合金、新型择形分子筛等新催化材料,开发成功磁稳定床、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反应工程。

    人生哲学

    “这些成绩,和老人高度认真的责任感及在学术上创新敏感性分不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如是评价,他与闵恩泽共事20多年。

    年逾八旬的他现在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年龄是他经常忽略的问题,长期以来,他一直工作在一线,从未间断,周围的人对他的年龄也比较看淡。”石科院院长龙军说。

    其实,老先生在不到四十岁时就动过一次大手术,两片肺叶切除,一根肋骨抽离;进入晚年,被查出肺癌等。

    这些都不能阻止闵恩泽前进的脚步,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和院里的年轻人一起出差开会调研,和大家一起工作到很晚。

    他的妻子陆婉珍也认为老伴的特点是很认真,“以致个别同志觉得他太过于认真”。老人时常在半夜工作,有时半夜睡不着爬起来吃药,又不想浪费时间,就接着看书、想问题,如有所思或灵感突现,就赶紧拿笔记下来。

    这份认真和敏感还体现在对行业最新动态的跟踪。多年来他每日坚持读学术文章,他叮嘱院图书馆将订阅的炼油、催化方面的国外原版杂志第一时间送到办公室,之后他就一本本翻阅,坚持用一天时间看完。

    由于头脑里一直装着工作,他的女儿笑言,自己的爸爸是个想法很单纯的人,每天想的都是催化剂。“别人和他聊天,聊不到三五分钟,总会说到催化剂上面。”他的同事也这样对记者回忆。

    老人还十分看重团队合作。“如果我碰到问题,也会问我师兄,会咨询中石化总部(有关人士)”,他时常以《西游记》的故事来举例:“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大家方能成功。”

    “闵院士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科研方面,更在于多年来带出了几代勇于攻关、善于团结、勤奋踏实的科研队伍。这些人不少已成为我国石化领域的科研带头人和杰出管理者。”龙军说。

    之所以能带出这样一支团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闵先生的“吃亏”哲学。何鸣元对闵恩泽在1984年说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当团队头儿,就要学会吃亏,第一位是帮助别人出成果,而不是自己出成果。”

    “袁隆平第二”

    在“催化剂”领域功成名就之后,闵恩泽的自主创新又转到以生物柴油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开发领域,尝试进行生物柴油产业链的开拓。

    在国际石油价格突破100美元的当下,全球能源争夺战日益激烈,节能环保研究成为中国科学工作者致力研究的主题。近年来,老人一直致力于传统石化工艺的“绿色”改造,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把环保型生物柴油做到世界领先。

    生物柴油是以油料作物等动植物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再生性柴油燃料,可代替石化柴油,且污染较轻,但其中的化工反应过程很艰难,要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相当关键。

    老人近几年指导开发出的“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清洁生产新工艺,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后来居上。不仅是生物柴油的研制,他也希望通过生物柴油生产出高品质的化工产品,延续自己的“催化剂”人生。

    虽然闵恩泽荣膺CCTV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但在亲人眼里,他仍很普通。他的妻子陆婉珍告诉记者,过去只知道王选、袁隆平等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他们多少给了我一些神秘感,但这次他得奖后,我只觉得他是平凡的。他给我的印象是,任何人只要具备一般人的智力,经过一般训练,要有比较大的成就是不难的。只要朝着一个方向走,不要放弃。”

    现在,老人仍笔耕不辍。他在写书,意图将50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学生们;他还想举行报告会,像哈佛商学院那样结合具体的案例,把技术和操作经验传授给更多人。

    “概括起来说,我要做的就是明天、后天甚至后后天的,国家长远性、战略性、基础性研究需要的事。”他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闵恩泽:一生结缘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