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石油濮阳老区扶贫新模式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解读中国石油濮阳老区扶贫新模式
“中石油给俺们建了个中医院,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台前县刘粗腿村70多岁的王大娘说。

  “过去光靠种地全家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如今到恒润石化就业,带领全家从贫困线一步跨入了小康线。”台前县张塘坊村村民聂春海感叹道。

  “是中石油在金融危机时的及时帮扶把企业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呀!”恒润石化董事长尚拥军满怀感激。

  是什么使中石油在濮范台革命老区有这样的赞誉口口相传?

  这一切都得益于中石油肩扛责任,心系民生,积极做好老区扶贫工作,在对革命老区的定点帮扶中,打破“帮扶—脱贫—返贫—帮扶”传统扶贫怪圈,走出了一条变“输血”为“造血”的革命老区扶贫新模式——产业扶贫。截至2011年,革命老区台前、范县两地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2006年增长111%、130%和93%、98%。

  台前、范县位于豫鲁两省交界,是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解放后,地处黄河“豆腐腰”的两个县,又被列为北金堤河滞洪区,作为滞洪区的最下游,十年九涝,两县80多万群众为确保黄河安澜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共有28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占两县人口的三分之一。

  2007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将范县、台前两县确定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定点帮扶县,为黄河岸边的老区人民群众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中石油集团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出了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正是因为有了老区,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正是老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一定要肩负起央企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的这项光荣任务!”

  从解决贫困地区人民最关注、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先后在范县、台前县投入2500多万元,建设了中医院、学校、农民工培训中心和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滩区道路建设等一系列民生项目,使广大老区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央企的温暖。

  但几年的扶贫实践让中石油决策层认识到,两县滩区面积大,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滞后,历史欠账太多,传统的走读式扶贫、有限的资金注入和民生项目建设往往杯水车薪,年年扶贫年年贫,难以拔掉穷根,走不出“帮扶—脱贫—返贫—再帮扶”的怪圈。要实现永续脱贫,必须从导致集中连片贫困的原因入手,主动创新帮扶模式,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区域经济大突破、大发展。为此,中石油确定了“项目带动、产业先行,输血为先、造血为本,市场运作、激发活力”的扶贫新路径,开始了冲出定点扶贫怪圈的有益探索。

  扶贫首在“扶业”:扶贫需扶关键,只有留下一份永久的产业,才能有效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贫困区致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业发展的滞后,而扶贫的关键首在解决产业发展的难题。范台两县有石油化工基础,但规模小、层次低,形不成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培育石化产业既是中石油的优势所在,也符合地方发展实际。为此,中石油多次深入两县实地考察调研,最终确定先把台前县恒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作为产业扶贫的载体,发挥中石油技术、资源、人才、市场等行业优势,培育支持受援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形成县域经济的“乘法效应”,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此拉开了中石油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的大幕。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恒润石化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处于半停产状态。针对这一情况,中石油帮助其找原因、理思路、定措施,并指导其调整工艺生产线、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在市场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消减其他外销量,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恒润石化供应生产原料,优先使用恒润石化生产的产品,从“进”与“出”两个关口解决企业发展的困境。3年来,累计为恒润石化提供生产原料31万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37项,培训干部员工279人,使恒润石化一跃成为河南省创新型企业、河南省“百高”企业和河南省扶贫开发龙头企业。累计为台前县财政上缴税收6300多万元,成为全县最大的“钱袋子”。

  依托中石油对口帮扶的优势,台前县规划建设了以恒润石化为主导的台前县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区,如今已发展化工企业15家,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3300多名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入5000元以上。在总结积累恒润石化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石油对另一个定点扶贫县范县的中博石化和盛源化工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扶贫重在“扶技”:知识无涯,科技无价;给钱给物不如给门好技术,扶贫的捷径就是从技术上予以扶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发展,最高目标是不用扶贫。2010年7月,中石油碳四综合利用技术成熟,该技术以炼化企业副产品的混合碳四(液化石油气LPG)为原料,采用临氢碳四芳构化工艺及利用纳米分子筛制备的SHY—DS催化剂,将碳四芳构化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由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发7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一种生产成本低、附加值高的碳四加工利用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易得、生产条件温和、没有“三废”问题和易于工业化应用的优势,属于清洁环保型、乙烯炼化企业副产品综合利用型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符合国家优先发展和鼓励支持的产业政策。

  技术成熟后,全国几十个地方和企业闻风而动,为争取这一项目展开激烈竞争。在确定承接方时,中石油经过慎重考虑,直接将碳四综合利用技术无偿转让给台前县,由恒润石化承接。一技带来企业兴,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利税8.8亿元,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700个,间接拉动7000人就业。

  丰利能源是范县最大的化工企业,但由于机器设备和生产线老化,产品质量不高,效益欠佳,中石油组成专家组帮助丰利能源对既有生产流程进行技术改造,在生产技术和科技投入上给予强力支持,扶持建设10万吨丙烯及联产芳烃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5亿元、利润4.5亿元以上。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解读中国石油濮阳老区扶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