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size=10.5pt]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size=10.5pt]
[size=10.5pt]本标准规定了
[size=10.5pt]煤灰及煤碱石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
[size=10.5pt]本标准适用于煤灰及煤碱石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
[size=10.5pt]本标准参照GB4634-84 标准制订。
[size=10.5pt]2
[size=10.5pt]方法原理

[size=10.5pt]样品经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在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煤灰及煤碱石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含量。加入释放镧盐或锶盐消除铝、钛等对钙、镁的干扰。
[size=10.5pt]3
[size=10.5pt]试剂和材料

[size=10.5pt]3.1 [size=10.5pt]氢氟酸(GB 620—77)。
[size=10.5pt]3.2 [size=10.5pt]高氯酸(GB623—77)。
[size=10.5pt]3.3 [size=10.5pt]盐酸(GB622—77)。
[size=10.5pt]3.4 [size=10.5pt]镧溶液(50毫克La/毫升):称取三氧化二镧(99.99%)29.4克于400毫升烧杯中,加50毫升水,缓缓加入1:1盐酸100毫升,加热溶解,冷后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size=10.5pt]3.5 [size=10.5pt]锶溶液(50毫克Sr):称取经重结晶提纯的氯化锶①(SrCl2·6H2O)152克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size=10.5pt]3.6 [size=10.5pt]铝溶液(1毫克Al2O3/毫升):称取氯化铝AlCl3·6H2O)4.736克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size=10.5pt]3.7 [size=10.5pt]钾标准储备溶液(1毫克K2O/毫升):称取在500℃灼烧30分钟的氯化钾(优级纯)1.5829克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size=10.5pt]3.8 [size=10.5pt]钠标准储备溶液(1毫克Na2O /毫升):称取在500℃灼烧30分钟的氯化纳(优级纯)1.885 9克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size=10.5pt]3.9 [size=10.5pt]钙标准储备溶液(1毫克CaO/毫升):称取在110℃烘过1小时的碳酸钙(光谱纯)1.784克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50毫升,盖上表面皿,沿杯壁缓缓加入1:1 盐酸10毫升,溶解完后,加热煮沸驱尽二氧化碳,用水冲洗表皿及杯壁,冷至室温,转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size=10.5pt]3.10 [size=10.5pt]镁标准储备溶液(1毫克MgO/毫升):称取金属镁②(99.9%)0.6030克于250毫升烧杯中,加1:1盐酸30毫升,加热分解完全,冷至室温,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size=10.5pt]3.11 [size=10.5pt]铁标准储备溶液(1毫克Fe2O3/毫升):称取在100℃烘过1小时的三氧化二铁(光谱纯)1.000于250毫升烧杯中,加1:1盐酸40毫升,盖上表皿缓缓加热溶解,冷至室温,转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3.12 锰标准储备溶液(1毫克MnO2/毫升):称取二氧化锰(光谱纯)1.000克于250毫升烧杯中,加水20毫升、1:1盐酸30毫升,盖上表皿,加热至全溶后,冷至室温,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3.13 铁、钙、镁混合标准工作溶液(Fe2O3、CaO各200微克/毫升,MgO50微克/毫升):准确吸取铁标准储备溶液(第3.11条)100毫升、钙标准储备溶液(第3.9条)100毫升及镁标准储备溶液(第3.10条)25毫升于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3.14 钾、纳、锰混合标准工作溶液(K2O、Na2O、MnO2各50微克/毫升):准确吸取钾标准储备溶液(第3.7条)、钠标准储备溶液(第3.8条)及
锰标准储备溶液(第3.12条)各25毫升于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

注:1、氯化锶提纯方法:1000克氯化锶(SrCl2·6H2O)加水400毫升,加热至70℃左右溶解,称热加入400毫升乙醇,低温重结晶后抽滤,在40~45℃下烘干。
2、也可用氧化镁(光谱纯)配制,但氧化镁必须在800℃灼烧1小时,冷至室温后立即称取,避免氧化镁吸潮。
3、所用试剂除特别规定外,均为优级纯,所用水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size=10.5pt]4
[size=10.5pt]仪器

[size=10.5pt]4.1 [size=10.5pt]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size=10.5pt]4.2 [size=10.5pt]光源:钾、钠、铁、钙、镁、锰元素空心阴极灯。
[size=10.5pt]4.3 [size=10.5pt]分析天平:准确到0.0002克。
[size=10.5pt]4.4 [size=10.5pt]电热板:温度可调。
[size=10.5pt]4.5 [size=10.5pt]聚四氟乙烯坩埚:30毫升。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uwku58h (2009-6-02 13:43:41)

    5
    测定步骤

    5.1 灰样的制备
    将分析煤样按GB212—77《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煤的灰分测定方法第2章规定的灰化条件烧成煤灰。再将煤灰用玛瑙乳钵研细到全部通过160目筛孔,然后置于灰皿内,于815±10℃灼烧30分钟。
    5.2 样品分解
    称取灰样(第5 章)0.1000±0.0002克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①,用水润湿,加2毫升高氯酸、10毫升氢氟酸,置于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蒸至近干,取下坩埚,稍冷,用少量水将挂在坩埚内壁上的水珠冲下,继续在电热板上加热至白烟基本冒尽②,取下坩埚,稍冷,加入1:1盐酸10毫升、水10毫升,再放在电热板上加热至近沸,并保温20分钟。取下坩埚,用热水将坩埚中的试样溶液转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冷至室温,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原液。
    注:
    1、每分解一批试样应作一个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除不加灰样外,其余操作同样品分解。

    2、应控制整个分解试样时间不少于5小时。
    5.3 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
    5.3.1铁、钙、镁待测样品溶液:取原液5.0毫升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镧溶液2毫升(用锶作释放剂时,改为加锶溶液2毫升、1:3盐酸溶液1毫升,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样品浓度为100微克/毫升①。
    5.3.2钾、钠、锰 待测样品溶液:取原液5.0毫升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1:3盐酸溶液1毫升,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样品浓度为100微克/毫升②。
    注: 1、对
    铁、钙、镁含量高的样品,可配制成样品浓度为50微克/毫升的待测溶液,但待测溶液的酸度必须与标准系列溶液的酸度一致。

    2、钾、钠、锰含量底的样品,可配制成样品浓度为200—500微克/毫升的待测溶液,但待测溶液的酸度必须与标准系列溶液的酸度一致。
    5.4 混合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
    [size=10.5pt]5.4.1
    [size=10.5pt]铁、钙、镁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吸取铁、钙、镁混合标准工作溶液0,1.0,2.0,3.0,4.0,5.0,6.0,7.0,8.0,9.0,10.0毫升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镧溶液4毫升(用锶作释放剂时,改为加锶溶液4毫升和铝溶液3毫升)、1:3盐酸溶液4毫升,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系列溶液的三氧化二铁及氧化钙浓度为0— 20微克/毫升,氧化镁浓度0—5微克/毫升。

    5.4.2
    钾、钠、锰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吸取钾、钠、锰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0,1.0,2.0,3.0,4.0,5.0,6.0,7.0,8.0,9.0,10.0毫升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1:3盐酸溶液4毫升,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系列溶液氧化钾、氧化纳及二氧化锰浓度为0—5微克/毫升注。

    注: 混合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间隔视仪器性能及工作曲线弯曲情况可增大或减小。
    5.5
    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

    5.5.1
    仪器工作条件的确定:除表1所规定的各元素的分析线和所使用的火焰气体外,将仪器的其他参数:灯电流,通带宽度,燃烧器高度及转角,燃气与助燃气的流量、压力等,调至所用仪器的最佳值。


    表1
    仪器条件

    parsetable('', '[tr][td=1,1,168]

    元素

    [/td][td]

    分析线(Å)

    [/td][td=1,1,180]

    火焰气体

    [/td][/tr][tr][td]

    K

    [/td][td=1,1,156]

    7665

    [/td][td]

    空气—乙炔

    [/td][/tr][tr][td=1,1,168]

    Na

    [/td][td]

    5890

    [/td][td=1,1,180]

    空气—乙炔

    [/td][/tr][tr][td]

    Fe

    [/td][td=1,1,156]

    2483

    [/td][td]

    空气—乙炔

    [/td][/tr][tr][td=1,1,168]

    Ca

    [/td][td]

    4227

    [/td][td=1,1,180]

    空气—乙炔

    [/td][/tr][tr][td]

    Mg

    [/td][td=1,1,156]

    2852

    [/td][td]

    空气—乙炔

    [/td][/tr][tr][td=1,1,168]

    Mn

    [/td][td]

    2795

    [/td][td=1,1,180]

    空气—乙炔

    [/td][/tr]')5.5.2
    测定;按第7.1条确定的仪器工作条件,分别测定样品溶液(7.1、7.2)及标准系列溶液(8.1、8.2)中相应元素的吸光度注。

    5.5.3
    工作曲线的绘制:以标准系列中测定的成分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于坐标纸上绘制各测定成分的工作曲线。

    注:测定时匀用重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调零,样品及标准所测定的吸光度应减去各自空白的吸光度,再用于结果计算。
    [size=10.5pt]6
    [size=10.5pt]结果计算与表示

    [size=10.5pt]由样品中测定成分的吸光度在相应成分的工作曲线上查出该成分的浓度(微克/毫升),按下式计算其百分含量:
    [size=10.5pt]
    RmOn(%)=C/C1
    100

    [size=10.5pt]式中: RmOn——K2O、NaO、Fe2O3、CaO、MgO、MnO2等各个测定成分;
    [size=10.5pt]
    C
    [size=10.5pt]——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测定成分的浓度,微克/毫升;

    [size=10.5pt]
    C1
    [size=10.5pt]——测定溶液中样品的浓度,微克/毫升。
  • uwku58h (2009-6-02 13:44:09)

    7
    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见表2。

    表2

    parsetable('', '[tr][td=1,2,141]

    成分,%

    [/td][td]

    含量范围

    [/td][td=2,1,214]

    允许误差,%

    [/td][/tr][tr][td]

    同一化验室

    [/td][td=1,1,106]

    不同化验室

    [/td][/tr][tr][td=1,3,141]

    Fe2O3

    [/td][td]

    <5

    [/td][td=1,1,108]

    0.2

    [/td][td]

    0.4

    [/td][/tr][tr][td=1,1,202]

    5~10

    [/td][td]

    0.4

    [/td][td=1,1,106]

    0.8

    [/td][/tr][tr][td]

    >10

    [/td][td=1,1,108]

    0.8

    [/td][td]

    1.5

    [/td][/tr][tr][td=1,3,141]

    CaO

    [/td][td]

    <5

    [/td][td=1,1,108]

    0.2

    [/td][td]

    0.4

    [/td][/tr][tr][td=1,1,202]

    5~10

    [/td][td]

    0.4

    [/td][td=1,1,106]

    0.8

    [/td][/tr][tr][td]

    >10

    [/td][td=1,1,108]

    0.8

    [/td][td]

    1.5

    [/td][/tr][tr][td=1,2,141]

    MgO

    [/td][td]

    ≤2

    [/td][td=1,1,108]

    0.1

    [/td][td]

    0.2

    [/td][/tr][tr][td=1,1,202]

    >2

    [/td][td]

    0.2

    [/td][td=1,1,106]

    0.4

    [/td][/tr][tr][td=1,2,141]

    K2O

    [/td][td]

    ≤1

    [/td][td=1,1,108]

    0.1

    [/td][td]

    0.2

    [/td][/tr][tr][td=1,1,202]

    >1

    [/td][td]

    0.2

    [/td][td=1,1,106]

    0.4

    [/td][/tr][tr][td=1,2,141]

    Na2O

    [/td][td]

    ≤1

    [/td][td=1,1,108]

    0.1

    [/td][td]

    0.2

    [/td][/tr][tr][td=1,1,202]

    >1

    [/td][td]

    0.2

    [/td][td=1,1,106]

    0.4

    [/td][/tr][tr][td=1,2,141]

    MnO`

    [/td][td]

    ≤0.5

    [/td][td=1,1,108]

    0.05

    [/td][td]

    0.1

    [/td][/tr][tr][td=1,1,202]

    >0.5

    [/td][td]

    0.1

    [/td][td=1,1,106]

    0.2

    [/td][/tr]')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