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一刀切误伤了一片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莫让一刀切误伤了一片
近期一些城市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两成首付购房政策悄然回归市场的报道,引起来了广大城市居民的关注。在国家楼市调控未见松缓之时,地方出台楼市“新政”代表了一种什么信号?我们姑且不论,笔者认为,只要“微调”的不是投机的市,而是“微调”的刚需的市,那么就该鼓励先行实践。


  楼市调控大势的确未见松动,有些二三线城市试图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变相救市,以缓解土地财政压力。但是,倘若把所有地方楼市相关政策的微调都一概视作“曲线救市”,尽管对于创造规范调控秩序,严肃土地法纪的政策落实氛围不无助益,但也可能在“一刀切”思维下扩大误伤面,让居民正常的刚性需求也遭到抑制。以尽可能满足居民居住权为目的的调控政策,就有可能与其预期目标背离。


  住房公积金本来就是保障人们用于购房的社会福利。在楼市调控的进程中,对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管理与商业贷款管理有所区别,以便于住房公积金发挥应有作用。这是应有之义。但现实情况是,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笔巨额民生资本,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据说全国住房公积金累计已经缴存3.9万亿元,这样资金数额巨大公积金,为何将其巨额“沉睡”不发挥应有作用呢?


  地方住房公积金“新政”真的会让楼价再次飙升吗?这种担心固然不无道理,但是,如果为满足价格调控目标而忽视民生改善目标,忽视庞大的自住型和改善型需求,即使价格一时被压制,也不过是畸形成效。一旦条件有变,刚性需求就只能集中释放,并短期内导致房价失真。更何况,楼市疲弱的宏观背景,已经扭转了潜在购房者对楼市的预期。在目前这个时间点盘活住房公积金,市场负面效应不大,成本较小。在国家调控楼市的大背景下,眼前需要调整的是复杂的利益关系。在笔者看来,涉及的民生问题不能堵而只能疏,这才是明智之举。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莫让一刀切误伤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