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传承需要吐故纳新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中医药文化传承需要吐故纳新
  “创新是中医药文化进步的力量与源泉。”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太湖文化论坛中医药文化发展(南昌)高级别会议上表示。

  在6月7~8日举行的这个以“促进人类自然和谐健康发展”为主题的会议上,来自中国中医药界的国医大师、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传统医学促进人类文化进步”、“融通共进的中西医学”、“传统医学的创新发展”展开讨论。

  应对新环境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指出,当前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医学目的也在作出重大调整,总的趋势是更加注重预防、自我保健和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注重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

  而中医药学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注重从人的整体功能状态来判断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注重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以人为本”而选择人性化的治疗方式,注重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防患于未然而强调个人的养生保健,并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些都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的发展方向。

  张梅颖表示,当今中医药文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她提出四点倡议:一是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要加强中医药典籍的整理,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推动中医药领域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总结医疗实践,加强自主创新与传承创新,同时注重吸收现代医学发展成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质量标准体系及制作工艺;三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同其他医药文化的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四是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用国际社会能接受的方式,使更多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医、热爱中医。

  发展路径

  王国强指出,发展中医药,弘扬中医药文化,要坚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要始终坚持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等核心思想,以此指导临床实践。要认真挖掘整理、努力研究并规范在临床上行之有效的独特诊疗技术方法,加以推广应用;正确把握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精髓,积极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第二,坚持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疗效。要以临床实践和疗效为核心,以重大、疑难、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药治疗具有相对优势的病种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着力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药物研制,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坚持加强中医药研究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应积极将其他相关领域成熟的技术成果和方法引进、运用到中医药研究中,与中医药理念相融合,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方法学体系。

  第四,坚持加强中药新药大品种的创制,确保质量安全。中药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要针对多发病、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发挥多学科创新中药研究的优势,选择经过长期中医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具有特色的经方、验方,开发中药现代制剂产品,研发中药新药大品种。同时,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管,切实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与炮制、中药产品与中药制剂质量。

  第五,坚持弘扬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步伐,使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要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使广大民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保健养生的适宜技术。要大力开发养生保健的技术和产品,促进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努力满足广大民众对中医药保健服务的需要。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中医药文化传承需要吐故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