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掀整肃风暴 传统中药企望焕新生

2012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近日召开。会议围绕用药安全的中心任务,指出将集中力量部署中药生产流通环节整治工作,突出中药材专业市场、饮片生产集中区域等重点,严厉整治制售假劣中药材、非法加工中药饮片等违法行为。

  据上海证券报调查,中药材市场的整顿工作已经从上半年就开始了。截至目前,亳州、四川、广西、河北等多地中药材经营行业已经关停数十家非法经营的生产流通企业。

  国家食药监局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下半年,还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整肃风暴。”而据医保商会中药部于志斌向本报记者表示,对中药材市场的整治早就该开展了,对行业来说,整顿是契机,也是重大利好。

  下半年集中开展整治工作

  7月16日的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往常熙熙攘攘的景象不再,满街只见卖主,不见客人,成交十分清淡。一家经营川白芷等传统中药材铺子的员工都已经暂时休假,连老板的电话都无人应答。与此同时,江西、河南、甘肃、福建等地的中药材市场整顿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掺假、再加工的情况屡见不鲜。保守估计,药材市场上至少有两成是假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整治行动中,全国共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9张、《药品经营许可证》45张,责令企业停产整顿252家,立案调查案件12519起。

  据记者调查,在中药材流通领域,亳州、安国市场受的影响较大,两地的药材交易商暂停营业的已经超过数十家。

  “受毒胶囊事件影响,上半年的中药材市场整治力度还不够大,下半年药监局等机构将集中开展整治工作。”中国中药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据悉,今年下半年,全国食药监管系统将集中开展中药生产流通环节整治工作,重点监管中药材专业市场和饮片生产集中区域,严厉整治制售假劣中药材、非法加工中药饮片、挂靠过票经营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容易发生染色、人工增重、掺杂、掺假品种的监督抽验,加强对中成药的监管。

  传统中药企业或焕发新生

  “在整治的过程中,以次充好,违法经营、小散乱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规范经营的大企业、走品牌路线的企业将获得发展良机。”商务部中药材电子商务示范平台天地网副总经理贾海彬向本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要彻底整治中药材市场的“乱像”,必须透过问题看本质。当前产业业态根本无法承载产业链健康运转,必须将中间环节挤出去,让需求企业和产地一站对接,让消费者和绿色道地品牌一站对接。

  医保商会中药部于志斌也开出了相同的“药方”:过多的流通环节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该压缩中间环节,必须加快中药材流通行业的兼并重组。他表示,从国外医药行业的经验来看,流通行业只需要几家大的企业就够了,这些企业的专业化、信息化程度更高,运输过程安全更能保障。中国的中药材流通行业亦如是。

  国药控股高级行业研究员干荣富看来,对中药材的治理,对那些拥有品牌效应的中药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药材经过从大乱到大治之后,传统的中药企业将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