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并轨仍需等待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煤价并轨仍需等待
 市场煤与重点电煤的价格差距消失在即,但还远不足以化解煤电双方多年来的“爱恨情仇”。

  7月26日,中电燃料研究会会长解居臣在煤炭行业电子商务供应链融资高层会议上表示,“截至目前,秦皇岛港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动力煤市场成交价已经降至600—610元/吨,与国家规定的595元/吨的重点合同煤价差距非常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广德认为,电煤两价并轨窗口已至,据透露,“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已经布置研究此事。”

  然而,记者从电监会日前召开的相关研讨会上获悉,两价并轨一事推进并不顺利,煤电之间也未就此达成基本共识。

  电力:基本不同意

  “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基本不同意。”电力行业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出于对未来煤价高位反复的担忧,电力企业不会应允在现阶段就终结电煤价格的双轨制。

  1990年以来,除了煤炭市场极为低迷的1999—2000年,重点合同电煤价长期低于电煤市场价。如果再加上各种中间交易费用,二者价格相差高达200元以上。

  王广德介绍说,据中煤协对煤炭行业规模以上大型煤炭企业商品煤和电煤的统计,煤炭价格是在2000年以后开始逐步上涨。“1997年煤炭行业商品煤吨煤平均售价为166元,2000年最低曾滑至140元,2005年回升至270元,到2011年时涨至475元。”

  尽管电力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以至在国内煤炭市场价格整体大幅上涨的情况下,2003年—2007年五大发电集团的利润也在逐年上升,仅在2008年才出现亏损,但十年的连续上涨,令其终究难逃“被放倒”的命运。

  根据财政部4月公布的数据,在去年全年实现利润185.6亿元的情况下,五大发电集团火电累计实现利润-312.2亿元,比上年增亏190.7亿元。今年1月实现利润-2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18.3亿元。其中火电亏损2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2.52亿元。

  “燃料成本在电力企业的费用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解居臣向记者解释道,“哪怕从价格上说,现在的市场煤和重点煤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上述电力行业资深人士建议,应抓住当前市场煤向合同煤靠拢的时机,平稳过渡到中长期合同,将电煤的供应渠道稳定下来。“否则,这个地方全市场化了,给的钱多就有煤,给的钱少就没有,电力企业怎么保证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解居臣表示,在未来形势难以研判的前提下,取消定量的“粮食供应”,电力企业要么“撑死”,要么“饿死”。

  王广德也表示,不能对当前稍显宽松的煤炭供应形势掉以轻心。“我们预计,只要减少5000万吨的供应量,全国煤炭市场就会立马反转至紧平衡状态。”

  煤炭:并轨恰逢其时

  是数月来不断回落的电煤市场价,再度唤起了煤炭行业终结双轨制的呼声。

  神华宁煤相关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进入6月底,4500—5000大卡的煤炭售价从年初的330—340元/吨骤降至179元/吨,“其中还包括了4块钱的装卸费。”同时,日产量从原先的20万吨减产至5—6万吨。

  “占宁夏当地煤炭贸易60%的江浙资本纷纷出逃,煤炭贸易商从最初的1000多家锐减至现在的不到300家。”上述人士称。

  王广德表示:“我们一直在力推并轨,由市场说了算。现在这个时机差不多了。”

  据王广德分析,未来中国的煤炭供应没有问题,国际煤炭也很充裕,且价格很难回复至高位。“十一五”期间,煤炭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为1.25万亿元,今年上半年达到2103亿元,同比增长23%,除煤炭行业自身投资之外,全国范围包括电力、机械、烟草等在内的17个行业都在投资煤炭。另外,煤炭供给量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国内完成煤炭产量19.7亿吨,净进口煤炭1.3亿吨,同比增长77.5%。

  煤炭行业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煤炭供应条件在慢慢改善,且电力增速低于GDP增速,火电增速低于电力增速,煤炭需求增幅低于火电增幅。“从这些条件判断,并轨的时机已经到来。”

  一位大型煤企的相关负责人称,2005年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曾提出市场化改革目标,要逐步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设定的时间表就是在2008年,但最终因当年的冰冻雨雪灾害而不了了之,而近几年的控通胀任务更让煤炭企业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因双轨制损失的利润不在百亿元之下。

  “我们希望能尽快实现并轨,破除‘卖给电力一个价,卖给钢铁和其他企业又是另外一个价’的现状。”上述人士说。

  事实上,电煤双轨制除包含煤炭价格矛盾之外,还覆盖了另一个重要矛盾,即煤炭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只有重点电煤合同才能配给到相应的铁路运力。”前述电力人士称,“很多情况下,电力企业能够以政府指导价拿到电煤合同,但如果不能拿到铁路运力指标,电煤合同也不会得到有效执行。”

  这位人士建议,如在现有条件下试行并轨,必须在山西等政府调控能力特别强的区域进行,以防“不测”。“假如说山西省的煤炭突然供应不上了,省政府的一句‘你们供吧’就能解决。”

  2007年7月1日,贵州省曾决定放开电煤价格,不再实行政府指导价。但2011年下半年,随着贵州省内电煤供应持续紧张,贵州省迅速出台了区域性的干预措施,再度明确电煤指导价和电力补贴原则。

  “与国外的市场化不同,中国的市场化很多都是行政命令的市场化。”上述人士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煤价并轨仍需等待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煤价并轨仍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