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电联营”模式能否在全国复制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山西“煤电联营”模式能否在全国复制
今夏酷热,济南电网统调负荷接二连三刷新历史纪录,持续创新高。另一方面,十年居高不下的煤价近期终于松口,对于火电企业来说这本是盈利的大好时机,但从全国当前形势看,火电企业煤炭储量普遍处于高位,加上电力需求大户用电量缩减及水电挤占市场,火电企业的日子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好过。7月中旬,产煤大省山西出台“煤电联营”实施方案。业内人士预测,“煤电联营”将迎来大好时机,但这一模式要在全国复制仍需宏观政策引导。

  水电挤压火电低成本运营难实现

  今年我国南方地区重点流域来水早、水势大、持续时间长。四川、湖南、重庆等长江中上游地区水电一路满发,据相关部门统计,仅仅华中水电发电量就占全国统调发电量的四成左右。水能发电势头正旺,电力供应良好,缓解了迎峰度夏的供电压力。但对于火电来说,却未必是好消息。

  水电具有季节性特点,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对节约能源大有裨益。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水电节能优势,全力消纳居高不下的水电发电量,一些省份部分甚至大部分火电机组已停止运行。在南方,水电强势无疑成为火电噩梦。煤炭价格持续下跌降低了发电成本,火电长久的煤炭饥荒如今终于解决,水电满发冲击,却让蓄积已久的力量无法发挥,火电机组低成本运营难成现实。

  我国在电力供应上南北方各有侧重。火电以华北、东北、西北作为战略基地,而水电主要盘踞在长江、珠江和黄河中上游,南方为主要供给市场。北方供电以火电为依托,水电满发带来的市场压力比南方要小的多。然而,目前火电经营状况要力图好转,并不能完全依赖于煤炭价格缩水,更重要是要看全国供电大市场。

  中电联7月31日发布《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及全年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从各大产业耗电量分类统计上看,第二产业及其所属工业、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7%、3.7%和2.5%,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这充分说明,在经济下行的阴霾下,能源密集型产业增速放缓,需求减弱。其中,二季度用电量增速回落明显,4月份增速降至3.7%,为2009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数值,尽管5月份增速有所回升,但6月份又降至4.3%。电力需求增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但增速裹足不前并不意味着目前经济形势遭遇滑铁卢。中电联预计,伴随国家经济推动政策步步为营,下半年我国经济回温的可能性较大,能进一步拉动电力消费需求。

  煤价下行火电企业盈利空间有限

  十年煤炭价格居高不下,近期终于松口。据华能黄台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煤炭价格多年居高不下,火电企业一直处在成本倒挂的窘境。而目前电煤价格下降,对于火电企业来说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盈利空间。这个盈利空间到底有多大?“只能说不至于亏本”,但这个盈利空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观。“4月、5月、6月连续三个月都不能完成发电量,两台发电机组动不动就要停下来。”黄台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了解,从今年三月份开始,黄台发电有限公司的电煤储备就一直处在高位,平均电煤储备在二十天以上。

  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备受打击。从济南供电公司了解到,由于今年市场需求减少,各用电大户纷纷减少电力需求,以济南钢铁为例,电力需求缩水近三成。用电需求疲软,电厂守着煤山却无用武之地,再低的成本也难转化成经济效益。另外,火电成本并不仅仅局限于燃料煤炭上,据黄台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开始投入使用的两台3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总投资30多亿元,现在仍然承受着银行的巨额贷款,如果发电量上不去,资金周转不畅,银行贷款压力很大。由于关键数据不方便透露,记者粗略算了一笔帐,据了解,黄台电厂四台机组全部运行一天烧煤量达1.2万吨,20天左右的储煤量高达24万吨,如果煤价按625元/吨计算,存煤价值达1.5亿元。这部分资金不迅速转换为利润,对电厂来说就是损失。

  联营模式需要宏观政策引导

  近期,煤炭价格连连失守,许多大型电力企业底气足起来。据某火电企业工作人员介绍,以前都是赶着去煤矿求煤,可现在,煤炭生产厂家直接送上门来。供求话语权发生了微妙变化,一些省份的火电企业已经开始用招标的方式采购优质电煤。可以说,以前火电企业是“饥不择食”,而现在是“挑挑拣拣”。

  但在一些地区,丰富的煤炭供应并没能让火电企业经营更顺畅。长久以来“市场煤,计划电”的运营方式使得发电单位在煤炭选择上没有主动权。据统计,我国煤炭产量70%转化为电力,如今唇亡齿寒,煤企与电企惺惺相惜。“煤电联营”可以使煤炭与火电的利益一体化联动,相关举措可以说是箭在弦上。

  山西作为产煤大省首先挑起了“煤电联营”潮流,7月中旬,酝酿了近半年的《山西省促进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由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由政府牵头的“煤电联营”实施方案是一种政策性、宏观规划的大手笔,力图让煤企与电企齐头并进,共同达到煤电联动、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对目前煤炭产业发展颓势,解决火电企业经营亏损窘境。

  但在全国范围内,山西打头阵的“联营”尚未展开。据山东煤炭工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煤炭价格处于低谷且在下行,是推动“煤电联营”的大好时机。然而对煤电矛盾的解决来说,“煤电联营”只是一种呼声,山东地区如何操作还有待于国家宏观调控。

  煤炭和火电都面临一个需求市场紧缩的难题,随着时间推移,9月之后雨带陆续退出我国,水电满发将告一段落,届时火电将再拾发电主力地位。而当前雨季持续、电力需求疲软、实体经济加速尚需时日,正是惨淡经营的煤、电企业改革重组的关键时期。目前,“煤电联营”成为当前煤炭大省解决滞销困境的救命稻草,未来这一模式能否在全国复制,还需要时间及国家宏观政策指引。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山西“煤电联营”模式能否在全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