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囤积症病人大脑决策制定的分子机制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揭示囤积症病人大脑决策制定的分子机制
研究者指出,患有囤积症(hoarding disorder,HD)的病人往往在大脑的某些区域中表现出异常的活动,而且当期处理属于或者不属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具有刺激依赖性。

囤积症被认为是过度的物体堆积症,而且患者没有能力去丢弃一些不用的东西,其病症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对决定的回避性。研究者David和其同事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测定了患者决定是否保留或者丢弃其财产时候的大脑神经活性。

本实验研究中共有107个研究对象,分别为HD患者31人,观念强迫性障碍患者(OCD)31人以及正常健康个体33人。研究中所使用的物体均为纸张文件,比如邮报或者报纸等。相比OCD和健康人这两组,研究者发现HD组患者在前扣带回皮质(ACC)和大脑岛叶上表现出异常的活性。当对不属于HD患者的文件作出处理时,其表此案出较低的大脑区域活性。然而,当决定要处理他们的文件时,HD患者大脑区域表现出过度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信号。

当前发现的ACC和岛叶的异常和出现的HD模型一致,这就揭示了HD患者的决策过程可以促使病人很困难地处理自己的文件信息。

文章也揭示了HD患者更愿意去选择丢弃较少参加者的物品财产而不是另外两组患者的,最后作者总结道,HD患者的这种明显的两项模式,而不是针对参与者财产的ACC和岛叶活性功能亢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揭示囤积症病人大脑决策制定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