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院士称中国添加剂科技水平仍停留在90年代

月15日,浙江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启幕。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口,昨天,应浙江省科协之邀,中国食品行业唯一的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在杭州开讲食品安全。

  大夏天

  你一天要碰到多少食品添加剂?

  孙宝国用一段脱口秀式的排比句开始了食品安全对话:

  大夏天的,咱们来看看一天会碰到多少种食品添加剂。感觉热了,喝罐可乐吧,呈棕色的可乐用的是着色剂焦色糖,发酸的味道因为加入了食品磷酸,这是种酸味剂;不喝可乐,改喝啤酒吧,看到啤酒里的泡沫没,那是二氧化碳,在这里,它作为防腐剂出现;要不喝点时下流行的健康饮料苏打水吧,苏打水的碱性来自何方,那是碳酸氢钠,是种酸度调节剂。喝矿泉水总能躲过食品添加剂了吧,若是纯净水,的确没有添加剂,若是强化矿泉水,里面的维生素C、维生素B也是添加剂。

  饼干吃了许多年,里面总没有添加剂吧,错了,抗氧化剂在饼干里很常见。那吃巧克力吧,你还记得有种巧克力的广告语说“滑得像丝一样”,为什么有这么美妙的口感,因为用了乳化剂,巧克力还呈现各种色彩,那是着色剂的功效。心情烦躁嚼块口香糖吧,各种香型的口香糖里有各种香精,木糖醇是种甜味剂,口香糖嚼完吐出来的那一块,也是种食品添加剂。

  孙宝国阐述事实:大多数人工制造食品里都有食品添加剂。

  承诺不用添加剂的餐厅靠谱吗?

  有餐厅打出这样的广告:无毒有我,本餐厅出品均不含味精及任何食品添加剂。

  孙宝国戳穿这样的谎言,你不用味精,那就改用鸡精吧,近些年,国内鸡精销量大涨,而鸡精里也含有味精的成分,还有鸡肉香精、肌苷酸钠和鸟苷酸钠,这些都是食品添加剂。

  到这家餐馆吃西餐吧,点份面包,面包里有膨松剂,吃根火腿肠,火腿肠里有护色剂和防腐剂。好吧,那我就改吃中餐,来份豆腐,点豆腐要用卤水,卤水起到凝固剂的作用,它的成分是氯化镁,吃根油条吧,做油条也离不开膨松剂,要用到明矾。

  躲开食品添加剂

  或许得回到穴居时代

  在外边吃饭总躲不开食品添加剂,那我回家做饭,所有食材都是自家菜园里种的,这样总没有添加剂了吧?孙宝国问,你做饭离得开油盐酱醋吗?油里面用了抗氧化剂,盐里面用了防结块的抗结剂,酱油和醋里面都有防腐剂。若要躲开这些,除非你家自制油盐酱醋。

  搞定晚饭,吃点餐后水果吧。北京不产杨梅,可孙教授爱吃这种主产地在浙江、保鲜极难的水果,他知道运到北京的杨梅肯定用了保鲜剂。一个果盘里,各个季节的水果聚会,反季节水果离不开保鲜剂和防腐剂。

  好吧,害怕食品添加剂,我光吃馒头,可是,做馒头发面,必须要用膨松剂;那我每天光吃大米吧,超市里买来的大米里也有防腐剂。

  孙宝国说,或许只有穿越回穴居、巢居时代才躲得过食品添加剂中国人在周朝已用肉桂增香,2000年前的东汉初年已学会卤水点豆腐,800年前的南宋就开始了用亚硝酸盐做腊肉。

  为什么美国

  允许使用瘦肉精

  近100年间,人类人工合成了2000多万种化合物,这其中,被中国政府认可的,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不过2500种,2500种以外的化学物质,是冗长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他们若被用于食品中,就叫非法添加物。

  近年惹祸的苏丹红、吊白块、三聚氰胺、瘦肉精都是添加剂,但都不是食品添加剂,比如三聚氰胺就是涂料、水泥、塑料添加剂。

  2001年,广东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这种能让猪儿多长瘦肉的物质进入了公众视野。关于这种物质能否用于食品,引发了全球大讨论。

  在美国和加拿大,养猪养牛时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是被允许的,为此,中国台湾、韩国多次爆发游行示威,抗议进口美国牛肉,在内地,瘦肉精被禁止用于饲养。

  为啥美国人吃了瘦肉精猪肉会没事?孙宝国说,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一种物质在一个国家的危害。

  瘦肉精在猪的肝脏中累积最多,而美国人普遍不吃猪肝等下水,但内脏在中国广有市场。美国全是规模化养猪,一批采购订单来到农场,这批即将出售的猪提前半个月停止供应瘦肉精,待到出售时,瘦肉精在猪的体内代谢殆尽。政府把关瘦肉精残余量很容易,一批猪抽检一两头,整批猪都可放心。而在中国,农户散养的猪比比皆是,若开了瘦肉精的口子,每头出栏的猪都要检验,由此被大幅推高的肉价谁来埋单?

  柠檬黄是合法添加剂

  为啥染色馒头还违法?

  染色馒头事件是一起有些特殊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良商家卖的玉米面馒头里没有玉米,而用一种叫做柠檬黄的物质把馒头染成了玉米馒头的颜色。

  其实,柠檬黄是一种被列入国家名录的合法食品添加剂,不过,对于它的使用范围有明确限定,用于饮料、饼干馅料、玉米片等,使用范围描述中并没包括馒头。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使用了柠檬黄的馒头会危害人体健康,最终,染色馒头商家还是被监管部门处罚。处罚理由有二:用柠檬黄造玉米馒头,是欺骗消费者;在馒头中使用柠檬黄,属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