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篇:改造升级形成新农网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农村电网篇:改造升级形成新农网
“以前搞养殖真麻烦,电压低,供电设备用不上,养殖全靠人力。电网改造后,电压稳了,供电得到了保证,养殖产量也高了,是电力给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8月10日,贵州松桃自治县石梁乡村民文安海高兴地说。

  在全国农村,像文安海这样,生活质量因电力而提高的农户人家比比皆是。经历了同网同价、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农网愈加坚强、愈加可靠。在一、二次农网改造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投资3075亿元;南方电网公司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资3023亿元,为“十五”时期的2.3倍。

  2011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大幕拉开,一个“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网正在形成。

  政策强力支持,网架日益坚强

  7月12日,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637.2亿斤,比去年增加10.9亿斤,稳居全国第一,从2003年开始实现“十连增”。当天,看到新闻后,河南安阳滑县老庙乡黄庄村村民黄守稳对上门宣传电力知识的电力职工说:“电网改造了,机井通了电,夏粮丰收就有了保障,‘十连增’离不开你们的功劳!”河南夏粮“十连增”,只是10年来农村电网不断坚强给农民带来实惠的一个缩影,为强壮农村电网,提高农村用电水平,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推进农村电网建设。

  1998年,一、二次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大幕拉开,农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2002年,为改善县城电网运行条件,增强县城电网供电能力,国家下达了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投资高达3342.1亿元。

  2004年,为解决中西部地区农网改造面不足问题,国家启动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

  200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且突出位置。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等具体目标。

  2011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农村电网得到了迅猛发展。“十五”期间,共建设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700多座、线路4万多千米;35千伏变电站8000多座、线路10万多千米;10千伏线路150多万千米,低压线路450多万千米,更换高耗能变压器120多万台。

  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末,国家电网公司初步建成以110千伏(66千伏)和35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网架、10千伏及380伏以下网络协调发展的农村电网。国家电网供电区域农网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5817座、变电容量9.49亿千伏安、线路52.20万千米,分别比2005年增长30.36%、121.73%和44.20%。

  农村电网的不断坚强,以及相关政策的刺激,农村用电量逐年增长。据统计,2009年,南方五省区农村用电量增幅明显增大,售电量同比增长11.2%;其中,在“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增幅达到18.7%,明显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幅。

  电气化建设,让农民用好电

  如果说“户户通电”工程为无电农户开启了步入现代社会的大门,那么,农村电气化建设则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插上了翅膀。“电压稳了,供电足了,如今我们的生活也实现了电气化。”5月16日,提起电气化建设带来的成效,福建建瓯市东峰镇井岐村村主任王琳深有感触地说。2011年8月,福建建瓯供电公司投入资金143万元对井岐村进行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和电气化村建设,井岐村700余户农民从此告别了“低电压”,全村实现了一户一表,家家户户都用上电磁炉、电饭锅、电冰箱等电器。

  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年,我国首次提出了建设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倡议。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理念,制定了新农村电气化标准,按照“总体布局、示范先行”的原则,启动了电气化县、电气化镇、电气化村的建设工作。截至2009年6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186个、电气化乡镇2519个、电气化村48347个,分别完成“十一五”建设任务的56%、62%、63%。2010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530个、电气化乡镇6423个、电气化村114594个。

  “电气化成了我们肥家庄民俗旅游度假村的一块金字招牌。现在是旅游旺季,我们村的渔家旅馆全部住满了,我们就坐在家门口等着收钱!”在山东日照市东港区第一个电气化示范村———肥家庄旅游度假村,谈起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该村党支部书记郑世军满脸幸福。

  据统计,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后,国网供区农户年人均GDP由2.1万元增加到3.3万元,增长57.5%;人均纯收入由工程实施前的0.77万元提高到1.14万元,增长47.9%。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农村电网篇:改造升级形成新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