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优势+政策预期熨热生物板块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竞争力优势+政策预期熨热生物板块
生物医药产业近期得益于多重政策利好,走势渐强。连日来,生物医药股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莱茵生物等个股表现强势,大幅上涨。

  “三大政策将对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上海证券行业研究员彭蕴亮认为,从今年第三季度影响行业的重大事件来看,国家支持生物医药发展重点项目出台,生物医药振兴纳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当中,以及民族医药标准体系的提升,都将对行业形成正面的影响。
  
  政策推动势强
  7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生物领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授牌项目名单》正式出炉,而市场预期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将在8月份出台。上海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即将出台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是“十一五”规划的延续,意味着未来政策和资金将继续向生物医药行业倾斜。而将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有机结合,将有望加速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中期投资机会。
  据了解,有主管部门曾于上月初开展了生物与医药板块重大专项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议上强调,下一步重大专项组织实施要着力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始终围绕培育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研发重大新药、降低“三病两率”这些主攻目标,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科学部署任务,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协同攻关,务求取得突破;二是要注重培育发展生物与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制定扶持政策,形成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三是要切实加强生物与医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人才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四是要加强国际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建技术平台,共享研发资源,着力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五是要切实推进生物与医药板块专项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统筹协调、责任落实、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采用“大兵团”作战方式,加强技术链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集成,为完成重大专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有业界人士认为,上述发布的未来生物医药5个着力做好的方面,表示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迎来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国家对于未来在基因药物、遗传工程药物、酶工程药物研发方面的关注亦大胜于前,意味着资金与政策的扶持力度将会加大。
  7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与卫生部部长陈竺会谈时提出,希望中国政府抓住机遇,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中国制药企业积极参与国际通行的药品质量认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亦在公开场合表示:“就生物医药而言,在‘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中,将着重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生物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接下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将落子国际化战略。”据悉,北京市政府已于今年4月出台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该工程滚动实施8年,预计到2012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到2017年,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或将成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表明国家层面将助推中国生物医药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将在拥有更多参与WHO采购药品订单的机会,并形成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的龙头企业带动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机构持仓超配
  随着国家产业调整战略转变,下半年生物医药行业的政策信号已经释放,生物医药企业成为资本市场新的追捧目标,投资机构对于行业确定性机会均不约而同地锁定于生物医药板块。
  记者从天相投顾针对二季度基金表现情况的统计发现,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在内的6只偏股型基金在二季度持仓结构上超配了生物医药股,表明其对于生物医药板块的热衷程度加温。从6只基金重仓的43只股票行业分布来看,生物医药独占11席。24家基金公司首批公布的旗下基金二季报显示,二季度平均减仓近一成,金融股成为最大减持对象,最受基金关注的则数生物医药。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低谷,医药各个子行业都出现了好转迹象,表现较好的子行业为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3个子行业。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度,医药类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态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生物制品板块,利润增长达到540.85%,远远跑赢其他医药子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5月,医药制造业子行业中,生物制品子行业收入增速超过40%,利润增速超过60%,增长势头强劲。
  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生物制品板块主要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普遍增长,并超过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华兰生物净利润增幅超过100%,天坛生物净利润增幅超过60%,上海莱士净利润增幅达45%,科华生物净利润增长10%。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排行榜”六大子行业综合竞争指数排行榜亦显示,生物制品类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指数亦普遍高于其他子行业。近期,投资机构对于该板块的关注度更是高涨。
  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其比较看好疫苗行业,并在寻找行业内尚未登陆资本市场、业绩表现上佳的价值投资理想标的。“目前A股市场上还没有真正的疫苗上市公司,这也是目前创投和风投竞相寻找的投资新领域。”他认为,未来医药产业的最大亮点莫过于生物子行业。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竞争力优势+政策预期熨热生物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