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酒高利润背后的乱象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年份酒高利润背后的乱象
  最近一段时间,贵州茅台申请“国酒茅台”商标的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业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在整个白酒行业,可以说质疑与反对的声音是不绝于耳。其实,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国的白酒行业一直以来都还是比较默契的,无论是近些年的集体提价,还是各大品牌相继推出的年份酒产品。

  高利润下的虚假繁荣

  《中国企业报》记者最近走访了北京市各大超市和烟酒专卖店发现,茅台、五粮液、郎酒等中国白酒业巨头在年份酒领域表现同样抢眼。茅台集团推出的53°茅台15年(500ml)、53°茅台30年(500ml)、53°茅台50年

  (500ml),在市场上的最低售价也分别高达7980元、22800元、33800元。而五粮液也有自己10年、15年和30年不等的年份酒产品,定价分别在2600元、4580元、13888元。其他白酒品牌,如泸州老窖、衡水老白干、赤水坊等,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年份酒,售价从几千到近百元不等,一些中档品牌年份酒15年标价在300元—600元之间。传统白酒市场一时间“生机盎然”,不同价格水平的年份酒产品“百花齐放”。

  然而,在这种繁华的背后,却是年份酒的高额利润。“酒是陈的香”,在普通消费者的印象中,白酒年份越长,酒的香味就越浓郁,口感也越醇厚,也就越稀缺珍贵,其价值也就越高。以茅台为例,市场上一瓶普通的酱香型茅台酒(500ml53°茅台飞天)价格一般在1300—1500元左右,而一瓶15年的茅台年份酒在市场销售价格却高达8000元左右。5倍以上的价格差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在白酒龙头的带领下,上至一线的白酒生产企业,下至国内二三线品牌甚至是地方的小作坊都

  “一窝蜂地”推出了“陈酿”、“洞藏”、“古酿”等形形色色的产品。《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北京朝阳区某商场酒柜前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凡是带有原浆、窖藏、洞藏、原产地等字样的酒类产品的价格都在300元以上,而价格也都高于同品牌同规格的非年份酒。

  年份酒概念混乱

  近来白酒行业的“年份酒”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白兰地、葡萄酒等酒类进行分类的等级概念。记者了解到,在国外,对于年份酒有严格的限制,很多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自酒蒸馏之日起,在橡木桶中储存2年半以上的可以叫VO、VS,储存4年半以上的叫VSOP,储存6年半以上的叫XO。比如人头马公司的路易十三,酒龄都在40年以上。

  在国外,酒类如果标明12年、18年、25年,那么就真的是放在地窖里存放了这么些年后再灌瓶出售的。同时,白兰地、葡萄酒等酒类允许不同储存年份的酒相互混合,但混合之后只能按照最低酒龄来分级。而这种情况则与国内目前的情况恰恰相反,一位在北京市多年从事白酒批发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很多酒厂的“10年陈酿”就是在基酒中添入了一定比例的10年陈酒,至于真正10年陈酒添加的含量多少则全凭勾兑师的经验,有的甚至只加入了几滴陈酒,也被厂家整瓶当做年份酒出售。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酒厂明明建厂都不足10年,却也堂而皇之地推出10年年份酒的原因。他们就是从其他酒厂购买陈年的原酒,回来勾兑成年份酒销售。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酒厂干脆就把当年生产的酒打上年份酒标牌,而且随意标注年份。四川一大型酒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新建酒厂会买一些10年、20年基酒,取一滴或几滴勾兑,价格可能放大近百倍。以泸州陈香酒业为例,其推出的8年窖藏批发价60元,18年经典批发价110元,30年窖藏批发价168元。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在食品工业协会注册的中国白酒企业有7000多家,其中有5000家左右的酒厂已经推出了年份酒,如此大规模的年份酒的原酒从何而来?这不能不让人质疑。据记者了解,在四川,优质浓香型基酒的价格在每斤100多元,根据年份长短价格不尽相同。一位专家透露“近几十年来生产白酒一直未有中断的四川、贵州、苏北等地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老酒厂,它们酒窖中酒龄在30年以上绝大部分早就卖完了,根本支撑不了现在如此繁荣的年份酒市场。”

  原石柱县酒厂一不愿具名的酿酒师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以10年、20年窖藏为主的年份酒,如果按生产时间和储存期推算,这些酒应该是在1993年至1999年期间酿造,但当时全国多数酒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我们厂就是那时破产的,年份酒出处不详。”

  缺少国家标准

  除了巨大的利益诱惑外,推出年份酒还是一个企业的“面子工程”,看似年代久远的年份酒产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形象。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不论是名企酒厂还是小作坊都喜欢打造年份酒产品。消费者一般会认为有能力打造年份酒的酒企必定是历史积淀深厚、有实力的企业,所以从小作坊到名企酒厂都对年份酒趋之若鹜,实际上是在努力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

  年份酒市场出现混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制定并实施管理和评价年份酒的科学标准。记者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中发现,只要是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就可以称为“浓香型白酒”,可以销售。对于什么是年份酒,什么是合格的年份酒还缺少国家统一规定。记者也就此问题采访了相关的专家,专家表示,不仅是中国,目前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掌握鉴定年份的技术手段。因此,不仅专家和相关机构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某一种白酒不够所标注的年份,企业自己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百分之百够年份。

  记者了解到,由商务部立项的《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已经进入了起草阶段。这部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的第一部标准将于今年11月前完成。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民日前透露,新规将重点制定酒类企业进入流通行业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条款,生产商与经销商和零售商服务承诺、责任划分、评价指标、社会责任等,同时将制定“年份酒”、“原产地追溯”、“酒类服务”等术语。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年份酒高利润背后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