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关于提高API 质谱灵敏度的一点小知识

我使用的是API2000的质谱仪,前段时间做质量校正时发现:
较高荷质比的分子离子峰强度非常弱,同装机调试是相比将近低了四五十倍。
后来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拆开仪器对采样锥内部和四极杆进行清洗,再进行质量校正,发现灵敏度有所提高,但和以前相比几乎还是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后来将检测器参数(Detector parameters)中的CEM参数由原来的-200提高到达-2500(正离子模式下)结果信号强度有明显升高,标准溶液中的各离子的信号强度同装机时的强度差不多。

[ 本帖最后由 Neo 于 2008-2-3 11:57 编辑 ]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玩具 (2008-2-03 11:47:55)

    从200到2500,提高10多倍?
  • dingdang (2008-2-03 11:49:31)

    QUOTE:

    原帖由 玩具 于 2008-2-3 11:47 发表
    从200到2500,提高10多倍?
    是参数变化,而非信号的增强!

    不过增加CEM电压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是牺牲检测器使用寿命换来的。一般老仪器才会调这个参数哦!注意哦!
  • Neo (2008-2-03 11:49:56)

    请问,CEM 是什么?为什么调高会减少仪器的寿命?
  • dingdang (2008-2-03 11:56:27)

    CEM的全称是channel electron multiplier,是ABI的MASS使用的检测器。

    不过,提高检测器电压是不得已才能做的,会缩短检测器的寿命。

    这种增加是不可逆的, 一旦增加了再调回来就不行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调节CEM电压来增加灵敏度。

    一般要很多年的仪器,实在别的办法都不行了,才考虑增大CEM电压。如果用了一段再下降,就可以直接更换检测器了。

    不过,我倒是遇见过一次类似的情况。从液相、离子源、传输部分、四极杆查起都没问题,最后是检测器脏了,擦干净了就好了。但这个得工程师做。

    自己做的大部分都是四极杆以前的部位的维护。大多数信号下降、灵敏度下降的情况,都可以通过维护前端,尤其是离子源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