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讨巧之风重在文化和制度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治理讨巧之风重在文化和制度
 7月2日学习时报刊登了李景田同志《讨巧之风不可长》的文章。文章指出了当前在中青年干部当中存在的、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悖的讨巧之风。文章列举了讨巧之风的六种表现:工于设计自我,爱做表面文章,好走上层路线,会借媒体造势,奉行好人主义,一味明哲保身,并提出了整治讨巧之风的对策。讨巧现象不仅在中青年干部中存在,而且在其他干部中也存在;讨巧不仅有成风之势,而且为害深远,严重的话,会“败坏干部风气,影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最终贻误党的事业”。治理讨巧之风,势在必为。

  官场走捷径、讨巧,做太平官现象,自古有之。其反映的是为当官而当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今天,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干部中存在,既有一些干部主观上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则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和制度当中。为什么会有人讨巧,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做太平官?除了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领导者的喜好和导向。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上一级领导喜欢讨巧之人,喜欢坐轿子,不能明辨忠直与讨巧,下面自然就有人迎合,钻空子讨巧。二是官场潜文化的影响和引导。干得好不如说得好,有功不如无过,一团和气,牺牲是非和原则,浸淫在这样的官场文化之中,谁还有锐气做事?那些“聪明人”谁不愿讨巧?三是制度的漏洞和导向。讨巧之所以可能,并获得好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上给讨巧行为提供了机会,使讨巧者有机可乘,有利可得。有些制度,尤其是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甚至是一些讨巧行为产生的诱导因素。比如,在干部考评、选拔中设置的群众投票、测评等环节,固然是发扬民主的需要,但在实际运行中却成为做太平官、做老好人、多栽花、少挑刺等行为倾向的诱因。许多干部顾忌和考虑选票问题,固然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不科学的制度设计。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本是无可厚非,然而,把选票绝对化,毫无疑问是走上了极端,走向了反面。选票对干部“如此”重要,又如何去要求干部不去重视选票?

  治理讨巧之风,除了在主观方面要求干部做老实人,干老实事,“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吃饭”,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在客观上树立正确的文化导向,设置科学的制度,建设良好的机制和环境。

  树立正确的文化导向,任重道远,但非常重要。讨巧,表面上只是一种现象和倾向,实质却是一种深层的官场潜文化。要革除这种现象,就必须从文化建设入手。我们现在的行政文化中存在重形式不重内容、重过程不重结果、重“和谐”不重原则等一些倾向,这些倾向如若不抑制,讨巧行为和现象就无法根治。

  与文化密切相联系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考核和选拔任用方面的制度,进一步推进这些方面制度的科学化。不科学的制度,形成不正确的导向,更会与不良的潜文化相互作用,其副作用实在不可忽视。以前面提到的选票问题为例。民意,体现为选票,在本质上是给干部定性的评价,有绝大部分群众支持和认可,就说明干部在群众认可度上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将其绝对化,像有的在实际运作中所做的那样,有百分之多少支持,就简单换算成多少分。这其中道理再简单不过,例言之,50%与90%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意味着群众认可度低,后者意味着群众认可度高;而同到90%以上,其区别则没有任何意义。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部门都只是简单地计算票的多少,以票为分,自然会出现追求高票,追求满票的现象。几千年前,孔子就讲“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其意为众恶和众好之人,同样都应当保持警惕。大家都说好的人可能是老好人,但未必是好干部。现在,我们仍然追求群众评价百分百,不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吗?而且在机关干部考察测评的时候,所谓的“群众”,还不是干部为之服务的人民群众,而只是同一机关工作的同事和领导,试想,这样投出来的百分百,又有多少可信度?这样的百分百,又有多少科学性?这些测评只能当作定性的标准来用,如达到85以上,即都可认定为有必要的支持度,而不能僵化地当作分数来使用。仅此一例,就可证明,治理讨巧之风,当以革除这些不科学的制度设置为首要任务。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治理讨巧之风重在文化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