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光伏产业化危为机前景光明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广西光伏产业化危为机前景光明
我国光伏产业正处寒冬,惨遇行业性亏损,而建于兴安县的广西光伏产业,却化危为机,保持盈利,风景独好。

      “经两年筹建,光伏产值去年由上年4亿元增至50亿元,税收则从无到有去年达7000万元,今年产值和税收均以翻番速度递增。”兴安县工信局局长、光伏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谭海文欣喜地说,“还解决3000人就业,每人月工资2000多元。”

      “感恩兴安!”投资广西兴安光伏的吉阳集团董事长孙良欣感激地说,“2009年建成一期两条光伏生产线;2010年上二期12条生产线480MW;三期20条生产线800MW又在建设中。我们还把一个装备制造厂迁至兴安,新建一个300MW组件厂,形成兴安光伏产业园,引进了16家配套企业,还建了兴安光伏技术学校,如今已形成集铸锭切片、芯片制造、组件封装、光伏原材料与辅助材料、光伏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光伏产业链格局,这太可喜了。”

        为应对行业性危机,广西光伏产业主打核心技术,实行物美价廉、开拓内需市场新战略。为此,去年研发出23项专利技术,提质降本。其中光伏路灯降价1000多元,降低了近20%。孙良欣透露:“利用广西光伏建设的国内最大的30MW射阳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已降至11元/瓦,已与中小型水电站相当,光伏平价发电的春天即将来临。”

      广西光伏企业还加强研发内需新产品。如今,在南宁已看到光伏路灯,在贺州市已看到光伏杀虫灯,在兴安县已用光伏水泵建起了治旱工程……谭海文自信地说,广西光伏市场已不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国外国内两个市场,多路应对。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广西光伏产业化危为机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