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昌森的企业“冬泳论”:就像冬天里一把火

当下,煤炭行业进入“冬季”。
  
  冬季,萧条的季节。万物皆眠,植物不再生长,动物们纷纷储粮冬眠,冬季的寒冷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熬冬变成很多人的选择———裹着厚厚的棉袄,双手揣在袖子里,蹲在墙角眯着眼晒太阳,慢慢地熬过整个冬天。然而,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愿意挑战自我的人在砭肌刺骨的冷水中舒展筋骨,其勇气和毅力令人惊叹。
  
  一些企业步入“严冬”之中。最严重的当属煤炭行业,截至目前,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接近3亿吨,煤炭的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已下降近200元。煤炭行业如何度过这严寒的冬季,是消极却舒适地“熬冬”,还是积极却辛苦地冬泳?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喊响一个口号——变“熬冬”为“冬泳”。
  
  卜昌森大声呼吁:“不要熬冬,要冬泳,要挑战自我,要敢于在砭肌刺骨的冷水中舒展筋骨。”此言一出,立即被网友和企业界人士传唱:卜昌森的冬泳论,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
  
  卜昌森的“冬泳论”在山东能源集团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通过苦练内功提升管理素质,确保在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的形势下,能够以强健的“身体素质”承受住市场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同时,提振信心,坚持深化改革不停步,坚持转型升级不松手,牢固树立“靠发展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理念,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型步伐,淘汰低效项目和落后产能,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迎接下一轮新的发展周期积聚力量。
  
  在山东能源集团下属的各个企业,到处都有这样的标语:“省下的就是赚来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各企业各显其能,高招迭出:双欣矿业公司采取“煤质八不措施”;榆树井煤矿推行“两节两控一保”办法;唐口煤业公司从一张纸、一滴墨、一度电做起,把控本增效、节能降耗指标落实到每台机器、每个岗位;洼里煤矿在科技降本上狠下工夫,发动全矿干部员工在各个专业、各个地点开展向小改小革要效益活动,今年以来,共有10余项小改小革用于生产,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要想变“熬冬”为“冬泳”,姿态的转变是前提。当前,巨大的经营压力、严峻的发展形势,根源在于煤炭“黄金十年”所掩盖的粗放的发展方式和巨大的结构性矛盾,市场下滑只是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的“导火索”。煤炭产业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不会再现,山东能源集团选择的是转变姿态,与其被动地等待需求拉动以熬过“冬天”,不如选择主动创新,选择“冬泳”,以求增强自身抵抗力抵御持续的严寒和一切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卜昌森说: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领导者要有一种胸怀、一种责任,要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充满绝望的寒冬又怎能看到希望的春光?
  
  要想变“熬冬”为“冬泳”,转变方式是关键。面对严冬,不仅需要强壮的体魄、雄厚的自身实力,更重要的是能下得了水,学会在冰雪中游泳。目前来看,企业的经营工作存在着“经营管理思想不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经营管理机制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商业模式不适应竞争环境变化、素质能力不适应新的发展阶段要求”等四个不适应的问题。为了度过这次危机,山东省坚决地把六家省管煤炭企业整合重组为山东能源集团,这是应对危机的第一步;山东能源集团成立后便突破“一煤独大”局面、大练内功是第二步;如今,山东能源进入了世界500强,站到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能源、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煤化工四大产业板块齐头并进,这是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