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没有进入所谓的“寒潮期”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煤炭行业没有进入所谓的“寒潮期”
去年夏季的煤电紧缺、冬季取暖各大热电企业四处求煤的场景恍如还在眼前,然而今年,电厂满仓、港口满存、煤矿满场,货款回收迟缓、部分煤炭企业工资发放困难……种种行业性低迷迹象纷纷显现,煤不缺了,而且似乎过剩了。
  
  此外,不少煤炭企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不断需要大量资金注入进行新设备启动、新项目建设和新技术开发,新的生产力尚未形成,短期内资金收益难以收回,而银行融资难、税费负担重的问题愈加明显,压得“煤老大”的日子开始不那么好过了。
  
  如果说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是一场“急风暴雨”的话,今天煤炭行业极有可能遭遇的是一场“连绵的阴雨”。拼产量、拼价格、抢市场、争饭吃已成为各煤企的现状,乃至将来,煤炭坚挺十年之久的不破金身似乎岌岌可危。
  
  一个行业的改变或将开始?是持续下滑还是触底反弹?对于下半年煤炭市场的走势,业界众说纷纭。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煤炭市场需求逐渐下滑,今年以来下滑速度明显加快,市场煤炭价格随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为例,由去年8月份高点时的860元/吨,降至今年7月底的620元/吨,下降了240元/吨,降幅达到了27.9%。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也由正常的650多万吨增加到6月中旬的940万吨,接近港存煤的上限。
  
  煤炭行业是不是进入了所谓的寒潮期?造成煤炭产量迅速过剩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原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路耀华。
  
  记者:2011年的这个时候,煤炭过的还是被众人争抢的日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身价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仅开始跌了,速度还很快。以前的卖方市场逐渐成为买方市场了,煤炭真的进入了发展的“寒潮期”吗?
  
  路耀华:这并不意味着煤炭行业进入了所谓的“寒潮期”。主要原因:
  
  1.煤炭市场价格下降、库存增加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今年以来,受我国出口增速下降、投资增速放缓、内需拉动不足的影响,加之,今年我国普遍来水情况较好,水电出力大幅增加,火电发电量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钢铁、水泥等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幅下降。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19.7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耗煤9.9亿吨,同比增长2.7%,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钢铁行业耗煤3亿吨,同比增长2%,增幅回落2.4个百分点;建材行业耗煤约2.5亿吨,同比增长4.2%,增幅回落5.3个百分点;导致煤炭需求增幅回落明显,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明显,引起价格下降、库存增加。应该说,市场价格回落、库存增加,正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充分体现,只不过这一轮市场波动的幅度更加明显、波动幅度更大一些。
  
  2.今年煤炭市场变化是在全国煤炭供应量、消费量总体增加的基础上出现的。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煤炭产量19.1亿吨,同比增长5.6%;净进口13408万吨,同比增长77.5%;煤炭市场供大于求7000多万吨。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出现价格下滑、库存增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3.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煤炭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一方面,煤炭企业实力增强,对短期市场变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煤炭企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向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洗礼,市场理性增强,应对市场的能力提高。
  
  4.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虽然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但在中央“稳中求进”的总方针指导下,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较高的增速。考虑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稳定在8%左右,同时考虑我国节能减排、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但煤炭需求总量还将保持适度增加。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在40亿吨左右,比2010年增加8亿吨左右,煤炭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自今年7月下旬以来,秦皇岛港煤炭价格已出现趋稳态势,港存煤下降。截至8月15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平仓价为620元/吨,实现了近20多天的趋稳态势;港存煤量也由940万吨下降到700万吨,减少了200多万吨。
  
  记者:2008年经济不好,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当时就有人认为这是煤炭市场的拐点。从大的经济形势和具体的环境来看,您认为此次煤炭价格的大跌和2008年的情况相比有什么不同?
  
  路耀华:从总体上讲,2008年下半年出现的煤炭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与今年以来的价格下降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不同的是,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后,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经济快速企稳回升,煤炭市场随之出现了短期的波动。
  
  而本轮的煤炭市场变化是国家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多年来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转为“稳增长”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波动周期相对要长一些,波动的幅度也相对大一些。
  
  记者:有专家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放缓影响,以及煤炭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能力的提高,我国煤炭供需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煤炭市场在未来供大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煤炭行业或将进入过剩时期。对此,您怎么看?造成煤炭产量迅速过剩的原因是什么?
  
  路耀华:煤炭市场过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如前面所讲,即使按经济增速8%左右考虑,到2015年,全国煤炭消费量还将达到40亿吨左右。与2010年相比,还有8亿吨的增量。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长期占2/3以上。2011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超过了35亿吨,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50%左右。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受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下游行业发展形势等影响,出现周期性或短期的供需宽松、偏紧都属于正常现象。并且,在我国如此巨大的煤炭消费规模情况下,时段性、区域性、品种性的市场过剩与长期的总量不足问题将同时存在。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煤炭行业没有进入所谓的“寒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