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公司并购近年增多 沃森收购大安制药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卫生部规定的申请设置新单采血浆站的门槛,申请企业注册血液制品不得少于6个品种,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不得少于5个品种。

  除上海莱士、中生集团外,过半数血液制品公司无法申请新采浆站。这预示着行业内的公司可能产生分化,强者恒强,业内的并购重组可能发生,强者之间的竞争也会加剧。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竞争者,比如原以房地产和生殖健康为主的人福医药,在2011年继续增持中原瑞德供后持有其85%的股权,中原瑞德主要从事血液制品业务,拥有两个血浆站,分别位于湖北境内的恩施和罗田。

  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上海莱士作为上市公司在血液制品行业内早有知名度。

  而在非上市公司中,不得不提的是中生集团这家国企,中生集团资产在85亿左右,目前正在谋求H股上市,它旗下的主要盈利资产为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都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从事疫苗和血液制品研究及生产的专业机构。

  这六家研究所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长春、兰州,分别在六地与当地的血液制品公司分庭抗争。

  因为上市而实力大增的血液制品公司有博雅生物,这家3月登陆创业板的公司拟投入约1.6亿元用于单采血浆站新建及改造项目、乙肝人免疫球蛋白等系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产业化项目、血液制品研发中心及中试车间改建项目。

  有崛起者同时也有退出者,过去与华兰生物、天坛生物齐名的血制品公司北生药业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已几乎完全退出了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