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整治假冒伪劣药品 从源头保证药品安全

 背景资料:近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京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第四季度打击侵权假冒及推进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王岐山强调,要重点整治假冒伪劣药品、中药材、医疗器械及建材、强制性认证产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种子,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要继续打击商标侵权假冒特别是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以及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和利用网络售假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内,药物产业欣欣向荣,但是制造假药的厂家也是一家接着一家,虽然国家打击力度非常大,但是假药一直都在市场上流通。老百姓看病吃药最怕的就是被假药坑害。假药的危害众所周知,轻则没有疗效,延误病情,重则让人“千金散尽”,病情恶化。但是假药制售缘何会屡禁不止呢?

  1、暴利催生假药,屡禁不止。

  谁都知道假药对病人的危害,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制贩假药就是图财害命。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挺而走险生产假药、贩卖假药呢?牟取暴利—无疑是造假者唯一的催化剂和强心剂,只有解决了暴利的源头,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假药的生产、销售。

  2、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症结。

  在民间,老百姓有这样的口头禅:“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药品暴利是老百姓心头的一块巨石,使许多没有医保且收入较低的居民看不起病,买不起药。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中国大概有50%的人生了病不敢去医院,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药品的价格过高。而处于农村的患者,更不会到正规医院就诊,小病扛、大病拖,实在不行就往家里抬,成为许多农民无奈的选择。所幸的是,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实行农民医改,普通百姓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日子应该为时不远了。

  3、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够。

  近年来,一系列药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在安全重于泰山、健康摆在首位的今天,对于如何让大众吃上“放心饭”、用上“安全药”的问题,恐怕谁也不能等闲视之。虽然近年来,各级打假职能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了执法力度,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和专项打假,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制假售假情况似乎有恶化的趋势。其中重要一个原因是处罚力度偏轻,药监部门应尽快规范市场经营,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的查处打击力度,使违法成本增加,处罚要让违法者感到“心痛”,是遏制药品造假的当务之急。

  结语:正如王岐山在会上指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突出阶段性目标,集中整治,打出声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又要着眼长远,积极完善治本措施,实施可持续地打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第四季度严打工作能否打出声威、打出效果,让我们拟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