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的对话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跨越万里的对话
  10月16日10时30分,新疆昌吉和福建莆田,跨越万里,共同携手,将急切的目光投向祖国首都北京,期盼着历史时刻的到来。

  “我宣布,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庄严而洪亮的声音,响彻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现场。

  顿时,掌声雷动,新疆和福建两地同时焊花闪烁。又一条能源大动脉潜行在神州大地。

  这是一场跨越万里的对话。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经济腾飞的期盼,承载着13亿百姓美好生活的夙愿。

  在新疆昌吉开工现场,吊管机起吊,挖沟机启动,彩旗猎猎迎风飘。来自西北的火凤凰深情凝望着祖国的东南,诉说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期盼,传递着对福气的厚望。

  随着今年年底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霍尔果斯—乌鲁木齐段将建成投产,充足的天然气将确保乌鲁木齐成为我国首个全面气化的省会城市。新疆伊犁地区每年将有50亿立方米煤制气注入西三线,进一步加快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福建莆田白鹤村开工现场,员工手持风镐,钻向坚硬的岩石,轰鸣声淹没在欢呼声中。白鹤村遥望大西北,充满着对清洁能源的渴望。从此,白鹤村200多名村民从“煤火时代”跨入“天然气时代”。福建也将告别天然气长期紧缺的历史,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

  这也是沿线上亿百姓与能源的对话。西三线西起霍尔果斯,东达福州,干线经过新疆、宁夏、甘肃等十省区。不久的将来,人们的生活将与天然气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

  这是一个民族对百姓福祉的共同探索。这样的对话我们并不陌生。10年前,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开工令从这里发出;8年前,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在这里擂响战鼓。今天,又一条中华气龙将破土建设。一条条蓝金大道,开启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天然气时代,催得中国经济建设鼓点急,催得民族富强梦更近。

  喜悦跨越时空,在三地升腾。在北京的会场,近千名管道建设者和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共和国长子对祖国能源安全的担当,对民族经济发展的使命。他们见证着中国庄严履行对世界的减排承诺……

  西三线投产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以上,每年可替代煤炭76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

  这是一次民族与历史展开的自强对话。西三线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首次大规模应用国产化电驱、燃驱压缩机组和大口径干线截断球阀,首次推广应用新技术……一个民族的自信和自强彰显无遗。

  这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昔日丝绸路,今为蓝金道。每年来自中亚的25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源源不断奔涌西三线。能源合作和互利共赢,为昔日传统友谊注入新的活力,续写着新的篇章。

  历史将铭记这一刻、这份欢乐、这份责任……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跨越万里的对话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跨越万里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