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让中医药惠及农村居民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中国医改让中医药惠及农村居民
 57岁的湖南农民周石秋是一名中风偏瘫患者,今年6月起,他每天都在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接受免费治疗。2个多月过去了,周石秋的身体机能明显好转。

  按照正常计算,这2个多月杨石秋治疗的总费用大约在两到三万元之间,但因为80%的费用可由“新农合”报销,剩余20%费用由医院科室均摊,所以周石秋这次中医药治疗是“零花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是一种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作为国家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区,岳阳楼区将中医药服务的针灸、火罐、艾灸、牵引等均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将中草药报销比例提高5%,补偿比例由75%提高到80%。

  中医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是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传统文化,它秉持“治未病”的理念,强调“未病先防”,重视疾病预防以及养生。

  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近日表示,从以治病为主,转向未病防病,是目前世界医学界的一个转型趋势,这种趋势与中医讲求的“治未病””理念相契合。

  近年来,中国政府多次在各项会议及报告中提及,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2009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2009年以来,中国中医药事业有了较大提升。据调查,中国大多数新农合统筹地区制定了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等政策,扶持中医药发展,惠及基层群众。

  8月13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数据显示,2010至2011年,中国监测县(市)中有一半以上落实全国新农合中医药提高报销比例的政策。2011年,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报销比例的县(市)达到50.23%,降低中医医院报销起付线的比例为29.11%,将中医药优势病种纳入门诊大病统筹并提高报销比例的占32.39%。

  近三年来,中国中医类医院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和病床使用率持续稳步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9.57%、15.07%和3.6%,2011年诊疗人数近4亿人次,中医类医院服务量占医院总服务比重有所增长,病床使用率差距有所减小。

  “将中医药纳入新农合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让疾病控制与治疗从源头做起,与大型医院相比,在基层民众中普及中医药服务,在疾病防控以及康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何华仙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中国医改让中医药惠及农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