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天书

侯学煜(1912~1991),安徽和县历阳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中国近代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研究领域:地植物学、植被科学和环境科学。提出“大农业”思想,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与植被图300余篇(册)。其著作《中国境内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的指示植物》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植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中国植被图(1:400万)》和《中国植被图(1:1400万)》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奖章。

■本报记者 王剑

“听说纪念侯学煜,一早我就过来了。”84岁高龄的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许冀泉辗转换乘了两次公交车,从双榆树的女儿家来到坐落在北京香山附近的中科院植物所,参加在仲秋十月举行的“纪念侯学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学术报告会”。

虽然没有正式的邀请函,而且开会时间正是在北京交通的早高峰,但是许老先生还是如期而至。当天来开会的人当中,这样的老先生不在少数。

许冀泉细数着与侯学煜的交集和过往:“我在上世纪50年代结识的侯先生,那时我在念大学。他平时穿着像个农民,个子不高。因为长时间在野外工作,真的是很苦,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所以能够坚持。”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和土匪斗争、掩埋同事的遗体,那段经历真的是不容易。”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眼圈也微微泛红,“我是很崇拜他的,大家都说他脾气倔,但是他很关心人……”

“对读写作下功夫,和书笔墨做朋友”

侯学煜1912年出生在安徽和县历阳镇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那时的中国受列强欺凌、积贫积弱。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成熟,在高小一年级作文时就写下了“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由大学而留学”的志愿。

求学期间,陶行知的“行以求知知更行”、“遍览已知求未知”、“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以及在英文教师王佐周影响下,侯学煜自编对联“对读写作下功夫,和书笔墨做朋友”自勉……大师的思想浸润和环境的影响,为他今后走上科学研究道路打下了基础。

然而,侯学煜的父亲在1933年突然病逝,使他的经济难以维持,不得已辍学回乡。一年之后复学,转入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土壤专业,从此真正踏上了土壤科学研究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侯学煜来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其间,他考察了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的土壤。伴随着中华全民族抗战,侯学煜涉足土壤科学研究领域也有8年时间。野外工作期间,两次遭遇土匪,差点丢了性命。

1945年,侯学煜考取了中华农学会主办的留美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深造。途经印度在加尔各答候船期间,还曾到加尔各答大学地理系作学术报告和短期野外考察。1947年和1949年分别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和老一代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一样,侯学煜怀揣报效祖国的热切心情,于1950年回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植物生态学研究几乎是空白,1953年,侯学煜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先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并任主任,填补了新中国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空白,成为新中国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回国后,他曾多次代表国家或我国科学界到国外出席会议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全世界。

他先后当选为第三届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委员。1980年侯学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后被选为学部常委。

最早研究发现土壤指示植物

20世纪30年代后期,侯学煜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期间就深入西南山地进行植物与土壤关系研究。在美期间,对植物化学元素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酸性土指示植物富集锰和铝,土壤性质明显受母岩性质的影响。

1950年回国后,侯学煜带着盐酸和pH值试纸,在贵州考察三年,研究了土壤和植物的关系,是最早研究和发现中国的土壤指示植物的科学家,并发现了若干富集某些元素的植物分布与土壤酸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分布有酸性土植物铁芒箕,在南方碱性土上就分布蜈蚣草;在海滨分布有碱地植物翅碱蓬;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分布有盐生植物猪毛菜;在沙质土壤上分布有沙生植物油蒿。

侯学煜很早就注意到植物分布会受土壤因素控制,认为植物群落不是单纯取决于气候,土壤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后来,提出了土壤指示植物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气候决定土性论的观点。美国植物生态学家Whittaker 1951年发表的《评论植物组合和顶极概念》文章中,将侯学煜的观点归为了土壤顶极学派。

侯学煜在《指示植物》一书中提出,有铁芒箕分布的土壤是酸性土,有蜈蚣草分布的土壤是钙质土的论断;1959年出版的《中国150种植物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一书,填补了国内植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空白。晚年执笔编写《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一书,成为国内植物化学成分和元素背景值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这(指示植物)是他早年的一项工作,开创了植物化学计量学的先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植物叶片的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就是我们今天谈到的生态化学计量学工作,侯先生早在五六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说明侯先生当时从事的工作是非常先进的,从科学上走在了前面,我本人和我的课题组也用了他的很多数据在作更深入的分析。”

编制中国植被图的先驱

在研究植被地理分布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山地垂直地带性方面,侯学煜为中国植被分区建立了理论基础,方精云介绍:“侯先生根据植被地带性的原理,把中国的植被划分为八个大区域,即‘八大块’,后来不仅成为植被划分,也成为气候划分、自然地理划分的重要基础。”侯学煜本人也成为编制中国植被图的先驱,并开创了编制农业植被图的世界先例。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侯学煜领导了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有关部委和各省区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等53个单位250多位专家,历时30多年对全国的植被分布状况进行了“家底”清查。该成果就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中国植被》和《1:100万中国植被图》。

作为编制中国植被图的领军人物,侯学煜同时开创了农业植被制图的世界先例。1959年,出版了《中国的植被》,其中包括1:800万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植被分区图。

上世纪90年代初,他领导主编的《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完成了早期的开创性工作”。1991年,侯学煜因病辞世,带着未竟事业的深深遗憾离开了。后来“由时任植物所所长的张新时院士接替这项工作,带领大家完成了《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并于2001年和2007年正式出版,于2011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告慰了先生的在天之灵。这部植被图集是侯学煜一生最后的重大成就,也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我于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念书的时候,侯先生主编的另一比例尺的植被图——《1:400万中国植被图》在国外也是蛮有影响的。”方精云说,“那时候经常有日本教授或者在美国工作的教授托我买该植被图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