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党的制度建设成就综述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十六大以来党的制度建设成就综述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巩固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设成果的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党章为核心、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创新,党内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面覆盖迈向科学化

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牢牢把握这条经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党所推进的伟大事业,全面展开,统筹兼顾,重点推进,硕果累累。

制度建设的成果,首先体现在思想建设方面。10年来,我们党从制度着手,为思想建设这项首要任务提供全方面的保障:2002年,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2005年1月中央提出加强先进性建设;2007年,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代会报告和修改后的党章;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新命题……

此外,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也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系列文件、条例、法规陆续出台。健全党的理论武装和干部培训制度,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制度,完善党的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健全党内监督和反腐倡廉制度……可以说,哪里有党员和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制度,制度设计已覆盖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每个环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发扬民主增强凝聚力

十六大郑重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论断。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回顾10年历程,这方面的成绩十分突出。

党代会和党内选举制度逐步完善: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实行党代表任期制,试行党代会常任制,提出建立党代会代表提案制;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差额选举等等。刚刚结束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又有“新意”: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公示,差额选举比例超过15%……

十六大以来,一条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新路径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制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颁布《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建立巡视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发扬民主还体现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差选、竞争上岗……这些创新举措如今在各地正成为选人用人的常态制度;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千人计划”实施……10年来党管人才的内涵也日益丰富,选人用人的视野更宽广、制度更科学。

一组数据可以作为最好的说明:2008年至2011年,全国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式选拔厅级以下干部20多万名;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显示,2008年至2011年,选人用人公信度指标累计提高近10个百分点……发扬民主,不仅让党的队伍更有战斗力,也进一步催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十六大以来党的制度建设成就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