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限抗令”实施抗生素业正式“过冬”

  8月1号,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市场人士分析,随着“限抗令”的实施,抗菌药物的销售和使用将进一步下滑,而对于同样具有抗菌效果的中药或许是一个发展的绝佳机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其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医生的开药权限。根据此规定,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结果,初步判定是细菌性的感染,才能够使用抗菌性的药物。

  随着“限抗令”的正式实施,抗生素企业步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国内不少以抗生素为主营业务的制药企业都出现了销售收入和利润下滑的态势。其中,金城医药半年度业绩同比预计下降69%-76%;仟源制药2012年上半年业绩继续下降,预计降幅约为40.87%-49.31%;鲁抗医药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剧减,亏损3090.58万元。

  金城医药证券部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国家"限抗"的政策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毛利率下降也比较明显。”无独有偶,仟源制药证券部人士也称:“受国家政策影响,公司抗感染药物销售下滑比较严重。”

  受制于抗生素产品的销售和利润下滑,抗生素生产企业也纷纷开始制定了“过冬”的策略。《金证券》记者了解到,抗生素企业金城医药和信立泰分别停止了关于抗生素制剂的募投项目。金城医药将原先承诺投资的50吨/年7-AVCA产业化项目的募集资金6479.31万元,转投200吨/年谷胱甘肽原料药项目。信立泰则调整了头孢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项目总投资额将由16460万元缩减至9660万元。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限抗令”的正式对生产同样具有抗菌效果的中药的上市公司确是一大利好。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具有中药消炎概念的热毒宁、双黄连口服液、痰热清等中成药销量都有显著提升。但虽然中药卖得好,生产消炎中药的上市公司业绩却并没有出现普遍上涨。《金证券》记者了解到,除了上海凯宝药业,其他几家上市公司业绩平平。上述业内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即使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从"限抗令"中获益,但是今年上半年中药材、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吞噬掉了这部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