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陷塑化剂风波 公司坚称“无利益驱动”

11月19日,“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毒性为三聚氰胺20倍”的消息在网上大肆疯传,引发了业内的强烈关注。此事源于21世纪网的一则报道——酒鬼酒实际控制人中糖集团子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公司购买了438元/瓶的酒鬼酒,并送到了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天祥”)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酒鬼酒塑化剂含量竟超标260%。

    消息一经披露,深交所于昨日开市起对酒鬼酒股票临时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与此同时,因“塑化剂风波”打压,昨日酒类板块遭遇重挫。截至收盘,老白干酒跌停,沱牌舍得、金种子酒、水井坊跌幅超过7%,五粮液、贵州茅台也跌6%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刚从某财经记者处拿到一张9月他收到的举报信,其中也提到了与酒鬼酒有关的检测单。但他当时没敢报道,因为检测机构并不知名。”

    酒鬼酒称“无利益驱动”

    据报道,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检出三种塑化剂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专家介绍,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公司已和21世纪网进行了沟通,目前不能确定媒体送检的就是酒鬼酒公司的产品,且天祥是商业检测机构,检测标准、检测手段不具权威性。”昨日下午,酒鬼酒副总经理范震对媒体公开回应,白酒行业检验的国家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因此不存在超标说法。

    范震表示,由于国家检测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酒鬼酒也不具备塑化剂检验的手段。他说,媒体报道后,现在公司已将产品送检权威检测部门进行塑化剂检测。“酒鬼酒生产仍使用传统工艺,包括酒鬼酒在内的整个白酒行业,酿酒不需添加任何塑化剂产品来多酿酒、酿好酒,没有利益驱动。”他强调。

    与此同时,昨日下午,多家网媒转载了《中国酒业协会针对“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回应》。回应称,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超过国家规定的约8倍,最低超过国家规定的约1.7倍,平均约超2倍。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昨日并没有在中国酒业协会官网上看到这份回应,其真实性存疑。

    部分投资者在获悉此事后,则质疑塑化剂事件存在商榷之处:“检测报告为何没有盖章?没有落款?没有送检人信息?没有详细产品信息?协会声明何人伪造?是一场蓄意做空的阴谋吗?”

    需用事实说话

    “是有人故意而为之,还是酒鬼酒本身质量的问题,都需要用事实说话。”资深酒业观察研究人士孙延元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切都要等国家权威性机构检测结果出来后才能下定论。

    孙延元认为,酒鬼酒的负面消息出现得“比较唐突”,检测的也不是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且“消息是否属实,现在不好说,不排除有人蓄意而为”。

    “一般而言,企业不会故意将塑化剂添加到白酒中。但一旦真的检测到塑化剂,可能是流程清洁方面没有控制好。”孙延元说。据了解,制作白酒时,企业应采用不锈钢软管,而不是用塑料管。如果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用了塑料管,加上企业卫生条件不达标,就会导致塑化剂无形中进入到白酒里。同时,酒瓶瓶盖有塑料做的防漏软片,这是防止酒气走漏的装置,但偶尔也会成为塑化剂的来源。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彭洪表示,由于白酒行业这几年受到媒体高度关注,检测标准也变得很严格,但出现塑化剂严重超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企业不会在酒里添加塑化剂,这对白酒味道的保持没有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