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仍将下行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棕榈油仍将下行
长假期间,受出口低迷,库存高企的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主力合约期价跌至近两年来的低点。受此影响,国内油脂市场节后开盘首日跳空低开下行,棕榈油主力合约1301合约一度下探到6838元/吨,较一月前的高位8352元/吨已下挫18%之多。然而,目前主产国棕榈油产量一直维持在高位,受中国等主要国家消费需求不振的影响,出口仍然难有起色,预计后市棕榈油或将继续下行。

    马棕榈油出口低迷,主产国库存高企

    马来西亚棕榈油9月出口较为低迷。马来西亚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马来西亚9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443836吨,较上月的1453544吨减少0.7%。马来西亚船运调查机构SGS公布,马来西亚9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433795吨,较8月的1427052吨增加0.5%。两航运机构的调查数据均显示出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的低迷情况,与前期环比增长的走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棕榈油主产国库存高企成为常态。马来西亚和印尼是棕榈油的两大主产国,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受出口不振的影响,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逐步走高,连续6个月保持在200万吨以上的水平。尽管随着5、6月份出口的好转,棕榈油港口库存一度下探到170万吨左右的水平,但是第三季度消费旺季不旺的状况依然使得棕榈油库存再度飙升至212万吨。由于9、10月份是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的高峰月份,因此,机构预期10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恐达到24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不景气,需求持续走低

    面对国内库存高企的状况,马来西亚和印尼均下调了棕榈油出口关税。印尼9月份将棕榈油出口关税从上月的15%下调到13.5%,10月份保持不变,这也是今年的最低水平。马来西亚之前曾计划将该国毛棕榈油出口关税自目前的23%下调至8%—10%。两国在经济前景低迷,需求放缓预期的情况下加紧了对客户的争夺,目前来看,棕榈油对于经济景气情况的反映较其它油脂更为敏感。

    中国消费结构变动成致命伤

    在棕榈油产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来自中国的棕榈油需求担忧仍将存在。作为棕榈油的最大进口国,中国目前棕榈油库存一直稳定在70万—90万吨左右,是历史同期水平的两倍。2012年,中国进口量占到马来西亚总出口量的18%,而在2011年这一数值高达27%。可见,今年中国棕榈油需求量整体出现下滑,主要是因为国内散装油勾兑需求的减弱和食品行业产量的下滑。

    从去年我国棕榈油消费流向细分数据中可以发现,食品和食用油行业是棕榈油消费的主要方向,其中方便面、饼干和食用油三项在棕榈油消费占比中分别为27%、14%和24%。此外,糕点、乳制品和糖果等食品用量上,棕榈油所占比例也不低,工业用途则相对较少,主要用于肥皂等硬脂产品的生产上。

    总体来看,在油脂消费领域,食用油和食品行业是我国油脂消费的主要方向。然而在前三季度,受经济低迷的影响,我国方便面、饼干等食品月度产量同比增速出现明显的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棕榈油港口库存堆积,进口需求不旺的特点。此外,传统的双节备货期已经逐渐过去,进入第四季度之后,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棕榈油食用需求会越发减少,这些都对棕榈油后市价格起到压制作用。

    长期来看,棕榈油仍有下跌空间,尤其是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动令其承压下行的概率增大。短期来看,国内油脂品种间走势分化会越发明显。宏观面上,市场资金显然已经从农产品板块撤离,近期以豆类为代表,其走势远远弱于其它品种,棕榈油也难以独善其身。

    操作上,豆油方面,美豆单产下滑的利多已经悉数兑现,短期受整体油脂弱势的影响同样表现为弱势下行,建议投资者在9500一线逢高沽空。棕榈油方面,消费较为低迷,基本面尚无改观,后期预计仍将继续下探,建议投资者7300一线逢高沽空。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棕榈油仍将下行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棕榈油仍将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