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指标预测术后AF发生风险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生化指标预测术后AF发生风险
2012年10月3日发表于JACC一篇文章报告,研究者发现一种有关胶原蛋白合成的多肽能够预测左房纤维化和CABG术后的新发房颤。美国纽约罗切斯特 大学Michael F Swartz博士领衔的团队推测,在心脏手术前检测这种多肽的水平能够识别哪些患者有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此可以提示医生进行预防性的治疗。在同行评议 中,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Jonathan M Kalman博士及其合作者认为该发现从术后房颤的发病机理来讲是可以提示已经存在的选择性左房纤维化,识别这种可能性就要通过从原骨胶原I的C端和原骨 胶原III的N端的多肽结构来确定纤维化的危险程度。但是,最后他们也写到,在我们有下一步蓝图以及确定预测术后房颤的阳性准确率之前,这个发现还需要大 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一个简单的能够辨别心房基质水平的血清标志物也许也能够帮助评估各种心脏保护性和修复性的治疗措施的效果。

Swartz 等人从54位患者中获得了血清标本,并从其中的44人中获得了左房和右房组织活检样本。这54位患者都经历了心脏手术,而且大多是单根搭桥手术,其中10 人以前没有发现心脏疾病。术后有18位患者出现了新发房颤,和其余的36位依然保持窦性心律的患者比较后得知,以下数据都增高了:

    原骨胶原的浓度(451.7 ng/mL vs 293.3 ng/mL, p=0.006);两者相对于对照组都升高

    原骨胶原III的浓度(379 pg/mL vs 191.6 pg/mL, p=0.01)

    胶原I和胶原III-转化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

    左房心耳的纤维化程度;与右房纤维化无关的房颤

血清原骨胶原的浓度与左房纤维化程度线性相关,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仅年龄(oddsratio 1.13, p=0.01)和原骨胶原浓度(OR 1.01, p=0.02)是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依照Kalman等人的观点,这项研究在血清胶原合成、心房纤维化和新发房颤危险因素之间提供了重要的新的线 索。这为常见的但仍然未研究透彻的心律失常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生化指标预测术后AF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