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中国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中国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在干细胞研究这一竞争异常激烈的前沿阵地上,我国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重大进展。2009年7月23日,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分别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iPS细胞培育出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iPS细胞全称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发育多潜能性。2006年7月,日本科学家首次宣布发现了将小鼠皮肤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方法;2007年11月,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将人类细胞诱导为iPS细胞。但是,iPS细胞的全能性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证实。

因此,中国科学家培育出iPS小鼠的消息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数千家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并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09年全球十大生物医学进展”。澳大利亚干细胞中心Andrew  Laslett教授称:“这是第一次,毫不含糊地证明了iPS细胞系具有真正的多能性”。Times评论说:这一研究“标志着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进步”。Nature报道称,中国科学家“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并指出“该方法比传统克隆方法更高效、更安全,会引起人们对治疗性克隆的兴趣”。

更为可喜的是,创造这一科学记录的是来自中国两个不同的科研团队:《自然》杂志报道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凡一教授领导的研究组;《细胞干细胞》杂志报道的,则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实验室。据高绍荣博士介绍,他的研究组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研究组采用的实验方法不同,后者培育iPS细胞时用的是逆转录病毒,他用的是慢病毒。此外,高绍荣实验室培育出的小鼠体细胞不需要加入转录因子就可继续使用,因为培育iPS细胞时所用的4种转录因子已经整合在小鼠基因组中,可以据此研究不同iPS细胞的重组效率,从而确定哪种类型的体细胞更适合培育iPS细胞。

据介绍,国际干细胞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稍有懈怠或将丧失话语权,甚至生存权。在成功培育出iPS小鼠后,我国科学家再接再厉,均取得新的进展。2010年4月,周琪研究组在《生物化学通讯》(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文章,首次发现决定小鼠干细胞多能性的关键基因簇,该基因簇可作为判断干细胞多能性水平的“标签”。此成果有望大幅提高多能性iPS细胞的产量,并有望进一步推动干细胞的医疗应用。同样是在这年4月,高绍荣实验室在《再生生物学》(Biology  of  Reproduction)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首次用核移植的方法从iPS  细胞获得克隆小鼠,为进一步利用大动物iPS细胞生产基因修饰动物奠定了基础。

iPS细胞的医疗应用前景主要是治疗再生性障碍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和遗传性疾病。据了解,高绍荣实验室正在研究利用iPS细胞治疗β—地中海贫血这一遗传病。该病的携带者在我国两广地区和海南占12%,死亡率超过3%。高绍荣表示,目前这项试验已在小鼠身上取得成功,如果后续研究进展顺利,有望应用于临床实验。

我国在干细胞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相对优势:干细胞资源库比较丰富,研究成本较低,等等。与此同时,我国在干细胞应用上仍面临诸多障碍:干细胞临床治疗标准尚未出台,相应的制度保障亟待建立;个别医院的不规范应用导致市场混乱,对干细胞治疗的前景极为不利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中国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跻身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