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感染可能用于肺癌免疫治疗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疟原虫感染可能用于肺癌免疫治疗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开展的肺癌免疫治疗实验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研究表明,疟原虫感染(疟疾)可能用于肺癌的免疫治疗,也可能作为携带肿瘤抗原的新载体用于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性肺癌疫苗,有着积极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发现,疟原虫感染显著抑制小鼠肺癌(Lewis肺癌)的生长和转移,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疟原虫感染能激活机体天然免疫系统,诱导产生大量的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明显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疟原虫感染还可诱导机体产生肿瘤局部及全身系统性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能使大约10%荷瘤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并能长期保存有效的肿瘤特异性免疫记忆。研究还发现,疟原虫感染与肺癌DNA疫苗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这些表明,疟原虫感染可通过激活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疟原虫感染可能用于肺癌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