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戈非尼3期试验结果强烈支持其用于GIST治疗

迄今为止,仅有伊马替尼(格列卫)和舒尼替尼(索坦)可用于有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但几乎所有广泛转移的GIST最终都会产生对上述药物的抗性,并导致疾病进展。日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肿瘤科的H Joensuu教授等人的研究评价了瑞戈非尼在至少经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或不可切除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他们发现,与安慰剂治疗相比,口服瑞戈非尼可显著性改善病情进展或经标准治疗的转移性GIST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LANCET 2012年11月最新一期在线版。

研究人员在17个国家的57所医院展开了此项临床3期试验。受试患者均由组织学确诊为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至少接受过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所有患者接受最佳的支持治疗,并以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由计算机生成的随机算法以及交互式回声系统进行随机化,分组前区组设计(区组容量 12);由治疗方案和地理区域进行样本分层),以CORRECT相同方案分别接受口服瑞戈非尼每天160 mg或安慰剂治疗。每4周为一周期,前3周进行上述治疗。研究监视者,参加者,调查者对治疗方案设盲。试验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在病情进展时,安慰剂组患者可交叉进入公开标签的瑞戈非尼治疗组。研究采用意向治疗分析。该实验研究在ClinicalTrials.gov机构中注册号为NCT01271712。

结果显示,从2011年1月4日至8月18日,共有240例患者接受检查,199例患者随机接受瑞戈非尼(n=133) 或安慰剂(n=66)治疗。数据截止于2012年1月26日。BICR(Blinded Independent Central Review)分析显示瑞戈非尼治疗组中位PFS为4.8个月(IQR 1·4—9·2),安慰剂治疗组则为0·9 个月 (0·9—1·8) (风险比 [HR] 0·27, 95% CI 0·19—0·39; p<0·0001)。在病情进展后,研究人员发现安慰剂组共有56例患者(85%)转入瑞戈非尼治疗组。报道的瑞戈非尼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为130 (98%)例,安慰剂组则为45 (68%)例患者。最常见3级或以上的瑞戈非尼相关性不良反应事件为高血压(132中有31例, 23%)、手足皮肤病(132例中的26 , 20%)、以及腹泻(132例患者中发生7例,5%)。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这一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口服瑞戈非尼可显著改善经标准治疗后病情仍发展的转移性GIST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研究人员注意到,这是对激酶抑制剂药物产生高度耐药性的患者人群中出现获益的首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