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ozantinib对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具有临床活性

作为一种生物可利用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abozantinib (XL184)具有抗ME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活性。在一项中止的临床II期随机试验中,美国密歇根大学的David C. Smith等人对cabozantinib用于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CRPC) 患者中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得到了美国Exelixis公司支持。这项研究结果在2012年11月19日在线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得到发表。

在研究中,患者每日服用100 mg的cabozantinib。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在第12周时病情稳定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服用cabozantinib或安慰剂。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随机分配后第12周时的客观缓解率以及无进展存活期(PFS)。

研究人员共招募了171例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据观察到的cabozantinib活性,在较早的阶段即停止了随机分配。研究发现,72%患者的软组织病灶部位出现消退,而在骨骼扫描中,68%的可评价患者出现改善,其中包括12%的患者出现完全消退。第12周时的客观缓解率为5%,同时有75%的患者病情得到了稳定。有31例在第12周时病情得到稳定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服用cabozantinib组患者的平均无进展存活期为23.9周(95% CI, 10.7周至62.4周),而安慰剂组患者为5.9周(95% CI, 5.4周至6.6周;风险比, 0.12;P < .001)。在57%的可评价患者中,血清总碱性磷酸酶以及血浆I型胶原蛋白C端交联的端肽降低量均≥ 50%。根据对可评价患者进行的回顾性考察,骨骼疼痛现象改善了67%,同时麻醉剂使用情况则降低了56%。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为疲劳(16%)、高血压(12%)以及手足综合症(8%)。

David C. Smith等人据此确认,Cabozantinib对于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具有临床活性,包括可缩小软组织病灶、改善无进展存活期、通过骨骼扫描发现的症状消退,以及降低骨转化标记物、疼痛以及麻醉剂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