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Nature杂志要览(2012年8月30日)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英国Nature杂志要览(2012年8月30日)
iPS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最初步骤


  体细胞被“Yamanaka因子”重新编程为“诱导多能干”(iPS)细胞的早期“外成机制”尚不清楚。Asa Abeliovich及其同事发现,到细胞重新编程的第四天,两个DNA修饰酶Parp1和Tet2被吸收到内生多能位点(如Nanog 和Esrrb)上,导致被改变的胞嘧啶盐基5mC 和5hmC的局部积累。Parp1 和Tet2通过单独的,但重叠的机制发挥作用,来调控5hmC/5mC比率,后者与转录活性相关。这些发现说明5hmC在“外成重新编程”过程中还有其他作用。


  结肠癌中有缺陷的蛋白


  对超过70个原发性人结肠肿瘤和相匹配的正常控制组中的外显子组、转录组和版本数改变所作的一项分析,识别出超过35000个改变蛋白的体细胞突变,其中大多数都已被确认。除了在Wnt通道、染色质重塑和“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作用中所涉及的基因的改变外,本文作者还发现了涉及R-spondin家族成员的重现性基因融合,它们在结肠肿瘤中出现的总体比例为10%;因此,它们可能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目标。有证据表明,这些融合也许在Wnt信号作用的激发及肿瘤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T-细胞通过肺部进入脑中


  关于免疫细胞怎样进入脑中的问题,对于了解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生理和病理过程非常重要。这篇论文描述了允许疾病诱导性效应子T-细胞进入脑中的一个机制。在“实验性自体免疫脑脊髓炎”(EAE)的一个大鼠“过继转移”模型中,能致脑炎的T-细胞先是在肺部暂时驻留,之后在CNS中积累。在进入CNS的过程中,它们对其基因表达特征和功能特性重新进行编程,最终使其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肺部是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的,所以是与宿主防卫体系相关的免疫细胞的一个逻辑归宿地。


  Cyclic-di-GMP信号在“盘基网柄菌”中的作用


  第二信使是将来自受体的信号中继到细胞内预定目标的小分子。Cyclic-di-GMP是细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比如说在生物膜的形成中就是活跃的,但此前一直没有在真核细胞中被观察到。现在,Zhi-hui Chen和Pauline Schaap演示了c-di-GMP在一种真核生物中所起的作用。这种真核生物即“盘基网柄菌”,从演化上来讲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性阿米巴(变形虫),它已成为细胞和发育生物学上的一个模型体系。本文作者发现,人们长期寻找的、在阿米巴中诱导多细胞分化(柄形成)的信号即c-di-GMP。它的合成酶“双鸟苷酸环化酶”专门在子实体端部表达,柄细胞就是在那里分化的。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英国Nature杂志要览(2012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