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低碳生活 算一算栽多少树才够“用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3月12日)刚刚过去,你种树了吗?

众所周知,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资料显示,中国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7吨。那么,我们要种多少棵树才能“自给自足”呢?

网上有一款“碳排放计算器”软件,可根据居民的住房结构、能源消耗习惯、交通出行方式等计算出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我们邀请了三个不同生活方式的读者家庭参与这项测试。

一株成年的法桐、意杨等阔叶类树木,一年约可吸收218千克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159千克。受植物呼吸作用影响,晚上会消耗一部分氧气,约为其自身制造氧气的1/10。

何女士一家一年排放了30.15吨二氧化碳,至少要栽下138株大树,才能抵消他们“生产”的二氧化碳。

沈先生一家一年排放了12.7吨二氧化碳,需要栽58株大树。

吴女士一家一年排放2.5吨二氧化碳,栽12株大树就足够了。

武汉市总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绿化覆盖率37.48%。

今年植树节当天,我市所有中心城区及部分远城区开始大规模植树建绿行动,这标志今年我市“60万株植树大战”全面启动。

日前,全市绿化工作会议透露,今年我市将投入28.77亿元铺绿72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7大公园,启动武汉大道10万大树添荫工程,让市民大享绿色福利。

今年,全市将植树60万株,启动三环线绿化建设12处,新改扩建道路绿化景观26条,建设园林小景35个。建设城市“三小”绿地(小森林、小游园、街区小绿地)28个,新改扩建7大公园。对105个老社区实施绿化提档升级,建设屋顶绿化80处。

高碳人士 何女士

职业:武汉一中型酒店老板

家庭结构:三口之家

家庭收入:年收入百万元

居家生活:住房231平米,四房两厅带一个书房,每间房都有空调,夏天空调温度在22℃左右;未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因职业原因,有随手关灯的习惯。

市内交通:何女士家有两台私家车,一台SUV,一台别克君威,排量都在2升以上,两车年行程均在2万公里以上;很少乘坐公汽及出租车。

市外交通:火车多为短途,全年行程超过2000公里;商务及个人出行乘坐飞机每年约3次,行程5000公里。

测算结果:何女士一家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为30.15吨,人均10.05吨,远高于全国人均2.7吨的水平。

中碳人士 沈先生

职业:武汉某工程装饰公司经理

家庭结构:两口之家

家庭收入:全家月收入万元

居家生活:122平米,三房两厅,每间房都装有空调,空调温度一般控制在26℃;因住在顶楼,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2009年装修时使用了中空玻璃隔热,照明基本都是节能灯,有随手关灯习惯;在家多用沐浴;除塑料袋回收当垃圾袋用外,极少循环使用废旧物品。

市内交通:一台私家车,每年行程约2.5万公里;夫妻两人每年乘坐公交里程约6000公里。

市外交通:因公出差、节假日探亲及旅游,每年乘飞机2次左右,行程2000公里,火车4次,行程4000公里。

测算结果:沈先生一家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7吨,人均6.35吨。


低碳人士 吴女士

职业:某商场基层管理人员

家庭结构:三口之家

家庭收入:家庭月收入6000元

居家生活:住房94平米,两房两厅,每间房均装有空调,仅在夏天睡觉时开启,温度设定在27℃,以一家人睡觉感觉不热为标准;家中照明全用节能灯具,家装中没有防风、隔热设施;一家人基本做到随手关灯,电视、音响等电器做到人走电断;装修时为省水,其浴室里只装了一体式沐浴间,没装浴缸,热水器也为太阳能热水器;一家三口每年采购衣物不超过10件;基本能达到30%循环利用率的下限。

市内交通:老公每天骑电动自行车上班,吴女士骑自行车上班;只有需要从汉口过江或路途比较远时,才会乘坐公汽;出租车则只在遇到急事或重要活动时才会乘坐,年均乘出租车的里程不会超过100公里。

市外交通:除两三年一次的家庭旅游,很少有外出机会。

测算结果:吴女士一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吨,人均0.83吨,远低于全国人均2.7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