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煤企如何走出“围城”?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中小型煤企如何走出“围城”?
湖南煤炭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并无优势。今年煤炭市场低迷,国内煤炭价格下跌,再加上各种税费不减,融资困难,湖南煤炭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企业经营者的信心降至冰点。

      近日,记者深入湖南省娄底、邵阳两个重要的产煤地级市,与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煤矿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对煤炭企业的经营现状展开调研。

      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斗笠山煤业公司位于娄底下辖的涟源市,由原湖南省涟邵矿务局斗笠山煤矿破产改制而成,现有职工1000多人,年设计生产能力36万吨,在娄底和邵阳地区乃至湖南都属于较大的煤炭企业。

      近日,记者到斗笠山煤业公司采访时,看到整个矿区异常安静,全然没有往日生产、运输忙碌的景象,闲下来的工人慵懒地聚在一起聊天。

     “以发热量14.7兆焦的煤炭为例,今年价格从去年的每吨700元左右下降到了每吨320元左右,降了一半还多。因为开采1吨煤的成本在400元左右,因此每出1吨煤,就意味着煤炭企业至少要亏损80元。”斗笠山煤业公司董事长曾光前一脸愁容,“我们矿有1000多名职工,每月光工资成本就要600多万元,另外每月排水费400多万元、税费200多万元、材料费200多万元,这些成本一点都降不下来。今年以来,公司已经亏损了3000多万元。”

     “煤炭企业本来就投入大,缴费多,再加上现在遭遇市场低迷,所以难上加难!”涟源市安平镇留石矿矿长刘兆社说,“我们矿有职工近200人,只能发基本的生活费,欠着职工400多万元。”

      “娄底的选煤厂已经关掉了一大半。”娄底市柏洋工贸有限公司主营煤炭洗选加工和贸易,旗下的选煤厂年洗选能力30万吨。该公司总经理谢琳告诉记者:“现在只剩下十几家规模较大的选煤厂在苦苦硬撑,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能不能撑到最后。”

      记者从涟源市煤炭局了解到,在涟源市的96家煤炭企业中,只有17家能正常生产;40多家维持“半生产”状态,一家每天只有几十吨产量。湖南煤监局娄底分局局长杨红透露,该局辖区内的娄底、邵阳地区共有369座煤矿,其中三分之一已完全停产,主动关闭;三分之一勉强维持;三分之一正常生产。

     “蔡桥、长乐两乡的煤价从去年的每吨660元至720元下降到今年的每吨480元至520元。塘渡口、九公桥等乡镇的煤价从去年的每吨820元至1050元下降到今年的每吨680元至800元,平均每吨煤的价格下跌了200元以上。”邵阳县煤炭局局长张清明说。

      邵阳县的煤炭企业一是为本地及周边电厂供应电煤,二是为广西东安供应工业用煤。但今年5月以来,当地及周边电厂电煤大量积压,基本已停止收购电煤,而广西的企业选择了更廉价的进口煤。所以,目前该县大多数煤炭企业陷入了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亏损严重。还在生产的煤炭企业只能在本地生活用煤市场找销路,“接一笔单就组织生产,没单子就放假休息”。

      不合理税费加身,煤矿融资困难

     “国内煤炭市场自2008年好转以来,曾在一段时间内价格飙升,很多人获得了丰厚收益。但煤价稳定后,各种税费、安全投入和原材料投入等也增加了,压缩了煤炭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高价卖掉煤矿,转投其他行业;一部分人在整合技改过程中被淘汰出局;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投资煤炭企业,现在亏损的恰恰是这部分人。”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现在是骑虎难下,明知亏损严重也要继续下去,因为贷款要偿还,工资要支付,各种税费要缴,没有选择。”

      “从2008年煤价上涨开始,各种税费就不断,最多的时候,一个月上门收费的部门达40多个。”一位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抱怨,“煤价高的时候倒也罢了,现在煤炭企业这样艰难,各种税费却半点没少。更让人郁闷的是,以前还只是煤炭企业要缴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而最近娄底市政府下文,要求选煤厂也要缴每吨2元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

      “前几年确实赚了钱,但整合技改投入太大,加上企业内部利润分红等因素,导致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甚至再生产的积累资金都没有。而且小煤矿风险大,从银行贷不到款,只能通过民间融资,负债累累。说出来可能没人信,我们公司账上的流动资金连10万元都不到,这是事实。”娄底市一位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常乐矿区高瓦斯矿井生产1吨煤的成本由去年的350元上涨到了今年的450元左右,箍脚底枫江溪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生产1吨煤的成本上涨了100元左右。”张清明说,“随着安全投入的增加、采掘难度的加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职工工资的增长,吨煤成本持续增长。”

       据了解,在娄底、邵阳地区煤炭资源整合中,不少煤老板在出资收购煤炭企业、技改扩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投入非常大。因为银行不向中小煤矿贷款,所以大多数企业只能通过民间融资,要偿还高额利息,压力很大,煤炭市场不景气无疑是雪上加霜。

      “煤炭企业要自力更生,不能继续停留在小打小闹上,必须走集团化、机械化之路。”曾光前说。

      “我们的洗煤产品以高炉喷吹煤、水洗无烟煤和电煤为主,除了供应华菱涟钢外,现在正积极开拓周边的水泥厂、电厂等客户。”谢琳说,“在静待市场回暖期间,我们计划明年将年洗选能力由30万吨提高到90万吨,通过做大规模、强化管理和提升技术水平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为帮助煤炭企业走出困境,日前,涟源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煤炭企业发展的暂行意见》,就减征煤炭税费、降低企业成本、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缓解融资压力、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中小型煤企如何走出“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