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低碳生活,从低碳饮食开始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倡低碳生活,从低碳饮食开始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吹响了全球减碳抗暖的集结号。为了抑制气候灾变,履行责任,多国首脑慨然赴会,温总理亲赴丹麦代表中国政府高调出席大会。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当即承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减碳决心上令世人刮目相看。

    节能减排,不仅要从生产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国际合作层面入手,作为一位普通市民,我们还可从生活层面、消费层面、从日常陋习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克制上入手,不吃或少吃肉,这做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谈何容易!用孙中山的话就是:“知难行易”。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同时也是消费水平很高的大都市,其中市民肉类的年均消费为60公斤上下,20%的人群高达70公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宾馆饭店宴会密集,几乎是有会必宴,有宴必肉,多数人还信奉“无肉不成席”的陋习,不少人还误将吃肉作为营养和体面的象征。但与消费大量肉类并存的是各种病患的上升。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吃的热量过高,运动又过少,导致文明病频生,身体超重普遍,这个现象与提前进入富裕社会的西方世界异曲同工。究其缘由,很简单,发达的肉食生产与生活方式所致。北京各种规模的养殖场300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北京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3500个,其中养猪场1300多个,年存栏生猪260多万头,鸡场1000多家,年存栏360多万只,此外还有20万头牛)。在满足菜篮子和吃肉欲望的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粪污和废水的排放,北京的畜禽年均产生粪尿800万吨,污水1590万吨,肉类生产更排放着大量的氨、恶臭污染和温室气体,肉乃碳排放高度密集的商品,每吃1公斤牛肉的碳排放量是36.4公斤,减碳首当减肉。北京作为首善之区,能否及早踏入“低碳社会”,从我做起,从“素”做起,痛改前非,摒弃肉食,成为引领全国低碳生活方式的先锋。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减少社会生活领域对能量与物质的消费、减少垃圾与废弃物总量,实现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崇尚简朴生活、减法生活,不以物质占有为荣,而以奢华浪费为耻。“低碳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全社会每个成员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自觉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改变陋习,从“素”做起。  
来自天然的植物饮食,让身体更轻松健康 .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倡低碳生活,从低碳饮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