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醋塑化剂问题被妖魔化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酱油醋塑化剂问题被妖魔化
由酒鬼酒引起的塑化剂风波近期不断升温,使得塑化剂有了逐渐被妖魔化的趋势。整个事件中对于白酒而言,确实应该在工艺流程和包装材料上和塑化剂彻底划清界限。但是,后期被牵连进来的酱油醋等塑化剂问题并不同于白酒,它们并不易于溶进塑化剂。合格的食品塑料包装中能够迁移出来的塑化剂量非常少,加之人体有代谢功能,可在24-48小时内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微小的迁移量不足以带来健康风险。

  塑化剂和塑料不是稳定的共价结合形式,它容易迁移到环境或食品中

  20世纪20年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轻巧地插入到塑料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其间应力,降低结晶度,增加分子链的移动性,从而使聚合物的柔韧性增加,以高性价比终结了樟脑塑化剂时代,成为目前生产使用量占据塑化剂产量80%的产品,也是此次塑化剂风波的主角。

  在经历了百年发展后,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除了增加塑料的柔韧伸展性,可能存在于一目了然塑料材质物品中之外,胶合剂、涂料、油墨、地毯衬垫、驱虫剂、头发喷雾剂、指甲油、清洁剂、洗发水和沐浴液、香水、漆、纺织物中也少不了它的加盟,甚至还跑到混凝土里增加强度。可见,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已经无处不在。

  但是,塑化剂和塑料不是稳定的共价结合形式,它可以逃脱范德华力和氢键的束缚,迁移到环境或食品中。除了还老实呆在塑料里面的之外,空气、水、土壤和灰尘这些环境介质中不断被检测到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存在,可以经口腔摄入、经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渗入这三个途径进入人体。

  尚缺乏塑化剂对人类生殖功能产生损害的直接证据,通常认为男性胎儿更易受伤害

  近年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陆续被世界各国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被认为是人类自己生产制造的产量最大的环境雌激素之一。目前已在实验动物中证实其能导致发育缺陷或生殖系统危害,可干扰啮齿类动物的生殖功能,但是尚缺乏其对人类生殖功能产生损害的直接证据,大多数研究只针对致病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但对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危害的总体研究还是匮乏的,所以人体毒性数据还不够充分。通常认为,儿童,尤其是尚在母亲体内的男性胎儿可能会较一般人更易受塑化剂伤害,当塑化剂经由母体血液进入胎儿体内的时候,可能会干扰、抑制男性生殖系统的发育。

  2010年的台湾塑化剂风波彻底惊醒大陆梦中人,起云剂就是大陆俗称的增稠剂乳化剂,原本是使用精制棕榈油调配,但不法商家为降低成本,30年来一直使用DEHP这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代替五倍价格的棕榈油。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已经被中国卫生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但一个月前,洞藏酒概念的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靠着台湾塑化剂风波的余威,让人们平添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DBP的恐惧度。一月之间,各路白酒都和塑化剂拉扯不清。而几天前,一位食品业内人士一条微博再次让塑化剂风波升温,把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席卷入内。

  白酒中影响塑化剂含量的脂溶性醇溶性都较高,但酱油醋并不同于白酒

  对于白酒而言,酿酒其间无论哪一个环节接触到塑料制品,都是塑化剂超标的隐患。这次白酒塑化剂风波和台湾截然不同,是定向迁移所致,而非蓄意添加。部分专家用量效关系帮助消费者消除恐慌,是因为对风险可能导致危害的焦虑,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度远超过风险本身。但是,科学上的解释并不能成为企业宽以待己的护身符,尽管对消费者的健康不构成伤害,对企业美誉度也是有着实质性损害。

  再说酱油醋,都不是富脂或酒精类食品,瞬时高温灭菌时间很短,不具备塑化剂易于逸散的条件。即使是塑料袋包装,只要不是PVC材质(瓶底数字3),那么迁移量通常不会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当然,消费者还是尽量购买塑料瓶装的为好,因为塑料瓶盖里面的软胶垫也可能导致迁移,但好在塑化剂不易溶于酱油醋。因此,有关酱油醋塑化剂超标400倍的说法纯属谣言。而且,??合格的食品塑料包装中迁移出来的塑化剂量非常少,加之人体有代谢功能,可在24-48小时内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这样微小的迁移量还不足以带来健康风险。

  此外,卫生部对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规定总含量不超过60mg/kg,食品中香精只加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加之香精的自限性特质,不可能大剂量添加,带入到食品中的塑化剂通常不会超过食品中迁移量标准。可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塑化剂问题有着被妖魔化的趋势。

  塑化剂迁移超标风险可规避,但中国的塑料袋小作坊可能并未受到严格质控

  其实,塑化剂的迁移量和塑料的材质、塑料中塑化剂含量、接触时间、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因此,??一般塑料制品都应该被强制标识,例如“不得用于油脂性食品”、“不得用于酒精类食品”、“不得用于高温加热”、“禁微波加热”等等,以及标注塑料材质、塑化剂添加品类和比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等,这样可以帮助规避塑化剂迁移超标的风险,另外,也可以鼓励商家用玻璃瓶装,配塑化剂含量低的软胶垫。

  当然,存在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例如2005年后,中国要求塑料袋的制作原料由原来的PVC改为聚乙烯,这使得所加的增塑剂DEHP大为减少,但是,实际操作中塑料袋小作坊可能并未受到严格质控。因为制造食品专用袋的新塑料成本大约每吨1.2万元,像小吃摊上套碗套盘子的大都使用透明状、价格低廉的薄膜塑料袋,而这些塑料袋多数是每吨几千元的聚氯乙烯再生塑料制品,在加工成薄膜时必须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和稳定剂,用这种一次性塑料袋包着油条油饼吃则是有害健康的习惯。此外,虽然国家2011年4月开始有要求孕妇、新生儿、发育期男孩等人群不能用含DEHP塑化剂的输液器输液,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还没按要求执行。因此,对于塑化剂问题,应该科学与实际相结合的区别对待,不可一味的妖魔化,也不可轻易忽视生活中隐蔽的塑化剂风险。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酱油醋塑化剂问题被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