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流通新政促药店经营谋变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药品流通新政促药店经营谋变
加强监管使行业更加规范,是近年来政策监管的一大特点,2012年,药品降价大旗仍然高高举起,而“世上最严限抗令”、“含麻黄碱复方制剂转处方药管理”等政策的出台,或将引发整个医药行业的洗牌,药店圈纷纷从品类调整,加强专业化药学服务等方面寻求突破。

  降价,倒逼服务提升

  新闻回放:

  3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调整消化类等药品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从5月1日起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此次药品价格调整共涉及53个品种,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17%,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2%。

  10月8日,发改委正式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7%,其幅度与影响均低于市场预期。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下调限价外,本次价格调整还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了如血源性八因子这样供应紧张药品的价格。这是自2006年以来,国家首次明确指出,对供不应求的血制品相关药物提升价格。

  影响力:★★★★

  ◆点评:据统计,截至目前,发改委共对药品进行了30次降价,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药品价格调整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了降价力度、对日费用低的药品不降价,鼓励价格相对低廉药品的生产供应;对部分临床供应紧张的血液制品适当提高价格;对专利等创新型药品适当控制降价幅度,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药品的研发创新;对原单独定价药品,进一步缩小了与统一定价药品之间的价差,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但是也有医药企业表示,一次次降价让在成本高企下的药企有些吃不消。

  而在药店方面,随着药品降价,很多品种在药店已经没有价格优势,药店只有通过提高服务能力,调整品类结构等手段提高竞争力。

  其实,药品降价不是最终目的,最终应该探索出采用药物经济性评价和国际价格比较定价等方式,建立起一种完善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医药行业正规有序的发展。

  (资料图片)

  限抗,催热“中药抗菌”

  新闻回放:

  5月8日,卫生部公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这份将在8月份正式实施的条例主要涉及到三点内容:建立抗菌药的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制度;构建抗菌药在临床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监督管理主体对象和法律责任。

  新规定不仅管制的基调毫不动摇,而且,还有走向常态化与精细化的趋势。监管的渠道开始拓展至先前管理松弛的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抗生素的使用限制也细致化,如口腔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不超过35种,肿瘤医院少于35种,儿童医院不到50种等。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药品流通新政促药店经营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