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民意得民心终成事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顺民意得民心终成事
铬渣、电子废物和废塑料污染治理,2012年,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这三大战役,对付的都是多年解决不了的顽疾,无一不事关百姓健康,又无一不是硬仗、恶仗,环境保护部为什么要打这三大战役,为什么必须打赢这三大战役?


  打三大战役就是要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绝不能让“个别人发财、老百姓受害、全社会埋单”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环境保护部就是希望通过三大战役,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为民造福,这也是其敢于打三大歼灭战的坚强心理支柱。


  清除堆存几十年的铬渣,治理30年畸形发展的废塑料经营、电子废弃物拆解产业,对于这些历史顽疾,环境保护部敢于出重拳、用重典,以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以对污染“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完成了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得到了各地有力的贯彻和执行,除了环境保护部有一系列机制保障,有“区域限批”利器在手,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支持外,也说明我们的发展之路到了必须改变的节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确实富裕了很多,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甚至在很多地方,是以牺牲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发展吗?我们真的需要河流污染、天空黯然失色的发展吗?很多地方也在困惑、痛苦中寻找答案,希望突围。


  环境保护部的三大战役可谓顺应民心,抓住了老百姓的迫切需求,也抓住了各地转型升级、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美丽中国要靠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要做的事很多,但毫无疑问,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环境保护部打硬仗、打恶仗,解决30多年积重难返的问题,环保部门和各地为此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三大战役的成果怎么保持,该建立哪些长效机制,怎样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各地应借此机会进行深刻的反思。


  什么才是科学发展?怎样才是真正的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每个人都期待美好的环境,每个人对环境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更多的地方能够不唯GDP论英雄,更看重经济增长的质量、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质量;如果更多的企业能够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作为生存的底线;如果更多的公众能修正自己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调整不环保、不文明的行为,那么,其实我们都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


  别忘记我们各自的责任,汇聚成河,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美丽中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美好的环境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努力,如果能有这样的社会氛围,我们这些一直为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关心的环保问题而努力的环保人,才会更有力量。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顺民意得民心终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