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制片、染色体特征和动态变化的观察

配子(n)过程中必须通过减数分裂。由于植物花药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比较方便,故一般都采用花粉母细胞作为制片材料,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在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二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每一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一个小孢子。小孢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在动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也有一个由双倍体到单倍体的减数过程。动物的精巢分化出精母细胞,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倍染色体的精子。
在适当的时机采集植物的花蕾或动物的精巢,经固定、染色压片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减数分裂。整个减数分裂可分为下列各个时期。
第一次分裂:
前期Ⅰ: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细线期:核内染色体呈细长线状,互相缠绕,难以辨别成双的染色体。
2)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纵向靠拢配对,称为联会。这样联会了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偶线期所表现的这一特征的时间很短,一般难以观察到。
3)粗线期:配对后的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样一个二价体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故又称为四合体。在此期间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片段交换。
4)双线期:各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由于在粗线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因而同源染色体在一定区段间出现交叉,此期可清楚地观察到交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