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 推进创新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强化责任 推进创新
 吉林省委、省政府日前召开第七次全省环境保护大会,深入贯彻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儒林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把环保工作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实现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内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做好环保工作。


  会议首先传达了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关于环保工作的重要指示。

  王儒林在会上强调,要按照国家和吉林省的有关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主题,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强化节能减排约束,全面搞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王儒林指出,“十一五”以来,吉林省委、省政府把环保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任务,突出抓好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切实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环保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坚持。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重要位置,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必须把环保工作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新路子;必须突出关键环节,注重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污染物排放控制,搞好重点流域治理,全面提升环保工作整体水平;必须着眼长远发展,强化环境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王儒林表示,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吉林省环境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结构性污染还比较突出,重点流域支流污染仍很严重,农村环境保护基础相对薄弱,环境风险防范形势依然严峻等。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解决。


  王儒林表示,要重点实施八大工程。一是实施污染减排攻坚工程。积极利用倒逼机制,坚决按照规定时限淘汰电力、钢铁、水泥、造纸等落后产能。全面实施《吉林省污染减排“十二五”规划》,推进造纸、化工等行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加强重点排污企业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现场核查。


  二是实施水环境质量提升工程。继续贯彻落实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突出重点中小河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


  三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严格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推动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扎实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

  四是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工程。组织实施好主体功能区划,尤其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划定红线,加大保护力度。加强东部长白山林区生态建设。完善向海等生态补偿和补水机制,加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五是实施大气环境改善工程。积极普及洁净煤技术和型煤使用,加快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加快调整燃料能源结构,推进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除尘技术改造。强化建筑工地、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控制,搞好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


  六是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健全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对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完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各县(市、区)要全部建立医疗废物收集体系。


  七是实施环保产业振兴工程。制订实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加快环保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培育环保科技型企业,逐步建立起生态环保产业体系。


  八是实施环保应急能力建设工程。以国省界河环境安全防控为重点,实施环境风险防范工程项目,建立重点流域风险源三级防控体系。加快省、市和边境地区监测调度平台建设,加强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分类管理。


  王儒林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环境责任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全面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俊清主持会议。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润璞,省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尔智,省政府秘书长李福春出席会议。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强化责任 推进创新